中医药科技抗疫大显身手

未知 2020-04-16 15:09
中医药科技抗疫大显身手

        在这次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三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宝”(中药+二氧化氯复方防疫香囊、多功能防病菌防病毒护手棒、新雄黄中药防疫暖茶)等中医药新科技亮点纷呈,彰显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和关键力量。
  “三药三方三宝”中,“三药”、“三方”主要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而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院等中医药专家研发的“三宝”,则传承我国中医药“大医治未病”的传统主要用于新冠肺炎预防和个人安全防护。
  中药香囊作为疫情防控行之有效的工具,在我国历代疫病发生期间被广泛使用,《山海经》、《黄帝内经》、孙思邈《千金方》、张仲景《伤寒论》、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明《本草经疏》、清《温病条辩》等等众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或专门论述。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居家预防推荐方案》中,也推荐使用香薰疗法,包括中药香囊。其主要作用机理一方面在于中药的有效成分对病菌病毒具有抑制消杀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刺激呼吸道粘膜、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针对新冠病毒肺炎联合科技攻关并紧急授权痛王集团批量生产的“中药+二氧化氯”复方防疫香囊,由于新加入组方的二氧化氯发生剂能产生安全、高效、绿色的微量二氧化氯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新冠病毒的消杀能力,非常适合于医护人员、白领、教师、学生等复工复课复学防疫,既可以单独佩戴,也可以和口罩等搭配使用。搭配使用时,能够解决医用口罩使用中漏气、需频繁短时间更换、缺乏病毒消杀功能、对阻止疫情飞沫传播高效但对气溶胶传播防控力度不够的局限。
  多功能防病菌防病毒护手棒作为已有护手棒的升级版,不仅能够作为媒介代替人手进行推门、按电梯键并自行重复消毒,还内含防疫中药成分可实现防疫香囊的作用,同时还和普通的签字笔一样具有书写功能,可以说正好解决了大中小学生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复课复学的防护难题。
  而根据《警世通言》等记载,早在明朝时期,我国民众就有普遍“喝雄黄”预防疾病的习俗,特别是在端午时节。端午时节“喝雄黄酒”与吃粽子、戴香囊、划龙舟等一起,至今仍是我国众多地方的传统文化习俗。虽然素有“喝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的民间俗语,但由于用来制造雄黄酒的“雄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As4S4),具有毒性,且其传统炮制减毒工艺不易掌握,使得雄黄酒在现代疾病预防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等机构,以及周仲瑛、王琦等国医大师,研发并公布的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的中药预防方中,均不含传统的“雄黄”。新发明的新雄黄中药防疫暖茶,同样也弃用了让人担心的老“雄黄”四硫化四砷,而创造性地以“雄丁香、黄耆”为首药,主要用于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疾病外,还有提升阳气、补益筋骨兼具心脑血管、颈肩腰腿痛健康促进等对易感的老年人来说实用的功能。据发明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学昌介绍,因为新发明的组方创造性地以“雄丁香、黄耆”为首药,基于传统的命名习惯,可以称呼为“新雄黄”,非常有助于传承发扬我国端午节“喝雄黄”的历史传统文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