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算命先生”搭上了网络快车

未知 2019-06-07 11:57
媒体:“算命先生”搭上了网络快车 

套路还是那些套路,说词却换成了更酷炫的说词,本已腐朽的看相算命,一旦搭上了网络快车,便有了新的市场。从微博、微信朋友圈到电商平台,都可能成为他们口吐莲花、招摇撞骗的新据点,而有着更高学历更多知识的年轻一族居然成了他们的主流客户。
 
有人说,这是因为年轻人在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希望以此寻求心理慰藉。事实上,所谓看相算命中的种种“江湖套路”,为你设下的是一个个坑。
 
市民遭遇:
 
从免费“看相”到“结个善缘”
 
将信将疑间“看着给了点”
 
在去年年底之前,大学学历、正值妙龄的薛小姐从没想过自己居然会尝试算命看相。
 
与许多人爱发微信朋友圈不同,薛女士日常喜欢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坚持更新的有趣内容,为她“圈”了不少“粉”,其中包括所谓的“命理大师”。去年12月的一天,一个网名为“面相adsd”的网友给她发来了私信。从自我介绍中,薛女士了解到,对方专门经营一个网络“算命”微博号。对方表示,为了提升知名度,可以免费为薛女士看相。根据薛女士在微博上发布的自拍照,“大师”仔仔细细点评了一番。“他说我额头相理不错,说明家人对我很好,财帛宫也很好,财运上有主财也有结婚家财;重感情、又想得多……”虽然有些话听不懂,但听起来挺顺耳的。于是,当“面相adsd”向她要生辰八字时,薛女士毫不犹豫地告诉了对方,并应“面相adsd”的要求互加了微信。
 
开始私聊后,对方不痛不痒地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便提出要与薛女士“结个善缘”,让她“看着给一点”。当薛女士支付了10元钱后,这位“大师”再也没有出现过。
 
“说几句话就要钱,你被坑了吧!”面对身边朋友的质疑,薛女士倒不以为意。“‘算’得准不准我无从考证。10块钱就算换个好心情吧。”将信将疑,花点小钱就当玩个游戏,可能是薛女士他们尝试看相算命的动机。
 
市场现状:
 
知名“命理博主”粉丝众多 
 
“求翻牌”的多是年轻面孔
 
与所谓的网红“相士”相比,薛女士遇到的“命理大师”实在只能算小虾米。网络上,许多知名的“命理博主”粉丝众多,他们纷纷主动“求翻牌”。这些“命理博主”玩起套路来更善引经据典,更具诱惑力。
 
记者登录微博搜索“看相”“命理”等关键词,跳出大量相关用户。其中像“看相禅师”“看相玄子”等“知名星座命理博主”,粉丝数量多达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一些已打出一定知名度的“命理博主”日常更新内容主要是涉及对明星艺人的运势点评以及转发网友提供的照片,为其看面相、看手相。记者发现,这些微博推文后常常有数十乃至百余条评论。其中大部分内容附带了手掌和正脸的照片,并@“大师”“求翻牌”、求点评。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输入相关关键词,同样搜索出许多与算命相关的店铺,这些店铺一方面售卖一些与“周易”“八字测算”“玄学”相关的书籍,另一方面也做算命的生意。“只邀请大师慧眼坐阵,要的是真水平,不是假大空”“如果测算不准,即可为‘缘客’退款”等承诺随处可见。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以及“大师”的“大牌程度”,收费也各有不同,每个项目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记者在多家月销量较高的网店咨询获悉,前来要求“算命”的群体以年轻一族为主,预测的大多是事业发展和感情运势,而在“知名命理博主”的微博下“求翻牌”的,也大多是年轻面孔。
 
记者试验:
 
不同生日不同手相
 
预测结果竟一字不差
 
这些“算命大师”真的可以看透未来、预测运势吗?记者在电商平台上选择了一家注册地在苏州、月销量超过1200单的“命理馆”,找“大师”算上一算。在记者提供了手相和出生日期,并告知想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后,该店铺客服称要记者等待一个小时。
 
一个多小时后,答案来了。从身体哪些部位会出现健康问题,近期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到具体能活多少年,说得头头是道。整个过程是通过与客服网上对话完成的,点评听起来相当“周到”,可最大的“漏洞”是所有的东西都无法即时验证。单从这些点评看,真难找出破绽。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这家店的顾客评价中,也不乏好评。
 
很快,记者换了个人,同样找这家店“算算健康”。不同的手相、不同的出生日期,同样等待一个多小时后,“算”出的结果却惊人雷同。对比一下,几乎一字不差,甚至两人的“寿命”也一模一样。
 
心理探究:
 
高节奏下的年轻人
 
有寻找精神慰藉的需求
 
苏州尚想心理创始人、资深心理咨询师顾怡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加,年轻人容易对自身和周遭事情产生不确定感;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无力改变时,又常常会给年轻人带来各种焦虑,甚至出现精神迷失。此时,看相和算命就成了一些现代人寻找内心确定感、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
 
网络看相、算命,将由来已久的传统骗术重新包装,更容易让现代年轻人接受;当今盛行的网红文化引发的群起追捧,也给了一些所谓“算命大师”故弄玄虚、招摇撞骗的空间。
 
顾怡提醒,现代人还是要对此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强化自我审视,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提升、改善现状、改变命运。
 
风险分析:
 
诈骗、侵权等风险不可小觑
 
网络不是迷信的法外之地
 
其实,网络算命,“大师们”瞄准的未必是“结个善缘”,由浅入深、步步引诱,实施诈骗,也不乏其例。
 
去年10月,丹东一名市民看网络直播“算命”,相信对方能治病,结果花了上万元,病却更重了;上个月,烟台市民王女士通过网络结识一名“大师”声称近期她将有灾祸,王女士为了让“大师”帮忙消灾解难,向对方转去了十余万元,直到被警方查获方知上当,上当的除了她以外,还有不少其他网友……依托网络较强的传播力,算命诈骗等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危害可能更大。
 
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
 
江苏恒之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倪健认为,网上店铺利用算命赢利的行为,涉嫌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达到一定金额,还可能构成诈骗罪,将负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迷信这些“算命先生”,无疑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无防护地提供了出去,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时倪健表示,强化互联网平台的管理,防范网络违法犯罪十分必要。电商平台对进驻网店应加强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管,网络不该是封建迷信肆意妄为的法外之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