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带来什么?

未知 2019-09-28 10:55
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带来什么?

据工信部知情人士透露,8月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组织工信部通信科技委、清华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华为公司等单位的业内重量级的专家,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并一致通过该方案。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等基础电信企业,以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参会,并要求做了表态发言。据了解,参会代表尤其是互联网巨头纷纷表态支持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基础电信运营商虽总体表态支持,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虑,但这些疑虑并未改变评审的结果。

按照专家介绍,我国目前的流量交换还是要通过三个电信运营商,并存在丢包率高、时延长等技术缺陷。而互联网交换中心是国际主流的流量交换模式,具有“一点接入、多方互通”的特点,数据交换将不再通过运营商绕转,能够直接做到网间互联互通,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不过,新的互联网交换中心也必然触动原有流量交换模式主导者的利益,势必对现有主导运营商的营收产生大的冲击。以一个东部省份的电信公司为例,若采取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流量交换,而不经过运营企业的话,粗略估计每年将减少近十亿的营收。全国三家运营商加起来近1000亿的收入流失。但是对中国中国互联网发展将起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因此运营商只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或将以非盈利国企机制运作

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带来什么?

 

据知情人士介绍,自2018年起,工信部先后调研了广东、宁夏、浙江、雄安等多地,调研的目的就是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推进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建设。而这次在浙江举办的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专家评审会,在国内尚属首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浙江将建成国内第一个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

另据了解,参照国外大多数交换中心的建设模式,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一般是非盈利性的,具有公益属性和基础设施属性。因此,结合我国现有的体制,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要么成立一家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开展运营,要么成立一家国企开展运营。按十九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家机构改革相关精神,成立事业单位的可能性会低于成立一家国营企业。

国家级交换中心将推动公平的宽带市场竞争秩序

全球网间结算竞争激烈,免费对等互联是趋势

全球互联网网间结算主要存在如下三大特征。

特征一:免费对等直联是全球骨干单位互联的主流趋势。对等直联具有路由绕转少、可直接访问等特点,因此受到国外互联单位的推崇。直联包括免费直联和付费直联,其中免费直联是直联的主要模式。据统计,目前在全球14万个直联协议中,99.7%都是免费对等直联。要达成对等直联协议,普遍要求互联双方在网络覆盖范围、用户规模和接入点数量、骨干网容量等网络关键要素上大致对等。为实现免费对等直联,许多小型骨干网纷纷加强网络建设、增大用户规模,以增加自己与大型网络实现对等直联的机会。

特征二:互联层级日趋模糊,参与免费对等直联主体更多,类型更为丰富。原有同一层级的骨干网之间进行直联,不同层级之间下级骨干网向上级骨干网购买转接服务,纵向层级较为明确。但随着Google等大型ISP、ICP的市场话语权大大提升,它们与国内外大型骨干网连接时,采取免费对等直联方式越来越多。

特征三:骨干网转接市场竞争激烈,推动转接结算价格快速下降,迫使付费直联结算价格同步下降。国外骨干网市场竞争激烈,提供转接服务的骨干网比较多,推动转接价格不断下降,以1G带宽为单位的大容量端口转接互联价格年均下降达20%~25%,亚太区域基本在20万元/G带宽/月以下。如果要采取两两付费直联的话,其价格要低于转接价格(因为付费直联可供访问范围受限)。

中国网间结算迥异于国际格局

而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三十多年来,但网间互联互通及网间结算机制一直都存在重大问题,与全球主流市场发展格局存在重大差异,传统固网运营商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入表1、表2所示,在NAP点多边直连方面,我国一般采取按照监管部门规定费率付费。按照劲雨曾经的调研经历,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普遍存在高于监管部门规定费率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目前各主流运营商只向小的ISP提供转接业务,而不向竞争对手(主要是广电运营商)提供转接服务。上述情况使得广电运营商以及早期的中国移动在宽带市场竞争方面存在显著的劣势。

 

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带来什么?

 

表1、国际通行互联网骨干网互联形式界定 参考: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杨文章

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带来什么?

 

表2、我国互联网骨干网互联形式界定 源自:中广联合会有线委秘书长曾会明文章

不合理网间结算导致不合理市场格局及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中国骨干网互联机制,在三网融合竞争的很长时间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屡次针对互联网接入服务出台相关管理举措,其核心是利用自身网间互联的主导限制中国移动、早期的中国网通和广电运营商在内的宽带业务竞争对手。其中中国移动最终凭借自身的资本实力和用户实力,冲破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围堵。而广电运营商受制于宽带出口,在发展宽带业务时通常采取购买出口带宽的方式,购买对象包括当地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实际上很多情况是通过第三方购买邻近省份电运营商带宽。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曾经多次对自身的出口带宽管理进行“整顿”管理,包括严查层层转租带宽行为。这些“整顿”举措实际上就是针对弱势运营商,包括广电运营商、鹏博士以及世纪互联这样的IDC服务商。事实上,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上述多重围剿之下,宽带接入服务对很多地域的广电运营商都只是鸡肋:广电人越努力发展用户,就要给竞争对手越多的网间结算费。

此外,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要想针对广大网民提供自身地内容,就必须与所有的主流运营商租用宽带。这对创业机构及创新服务来说,也是很大的成本。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互联网巨头纷纷表态支持上述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这可以大大减少其带宽租用成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可见,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显然是要跟随国际网间互联互通及结算趋势,这将推动宽带市场竞争的公平。在另一方面,改变骨干互联网网间结算机制的呼吁早已有之,上述政策若是在2010年左右配合三网融合政策下发,或将对整个产业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在当下,三网融合竞争格局已经大致定型。上述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方案建设实施或仍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改变广电运营商在宽带业务的竞争乏力问题,但未来对广电有线运营商来说仍是利好消息。更重要的是,在“5G+物联网+AI”即将推动各行各业的产业互联网应用的背景下,上述政策必将推动5G时代宽带互联应用的进一步繁荣创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