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网络欺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未知 2019-10-27 17:43


抵御网络欺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态:

抵御网络欺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网络欺凌比一般暴力伤害更大

保健时报记者 楚超

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奥马尔·阿卜迪表示,我们必须确保将儿童网络安全置于核心位置。同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启动了“键证你的善意”公益宣传活动。上述发言和活动,都旨在呼吁并引导家长和孩子正确抵御那些危害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络欺凌问题。

中国15.6%的未成年人遭受过网络欺凌

什么叫网络欺凌?就是利用社交网站、聊天室、博客、即时消息应用程序和短信平台等,以文本、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发布信息,意图对他人进行骚扰、威胁、排挤或散布关于他人的谣言,这种恶意的攻击行为叫做网络欺凌,或叫做网络暴力。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联合发布的一份关于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 93.7%,其中约 15.6%的人反映曾遭受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影响更恶劣

在网络欺凌中,欺凌实施者可能匿名或伪装成他人。另外,和一般的暴力、当面辱骂等线下的欺凌相比,线上的网络欺凌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伤害更严重,更深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介绍说,网络欺凌会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具有伤害性的信息难以真正地彻底删除。

与线下欺凌不同,网络欺凌可能随时随地跟随着遭受欺凌的孩子,让他们长期被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

遭受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感到困难,出现沮丧、孤独、焦虑、自卑,且学业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逃学、学习水平下降;还可能面临更多健康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自杀。

谨慎发表言论,免得惹祸上身

对于如何抵御网络欺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首先是要谨慎发表言论。网络空间是一个很大的公共场合,人们在网上发表的任何言论,都有可能被不计其数的人浏览。这些言论一旦发表,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删除”方式来彻底删除。

比如,我们即兴在网上发表了一些言论,事后对此感到后悔并删除了相关信息,但这些言论很可能早就被他人浏览和转发。因此,在网上发表言论前要多加考虑,想想如果和他人面对面的时候,自己还会不会说类似的话,分享类似的信息?万一相关的内容被公开,自己是否会后悔?

严守个人信息,设定可见范围

姓名、年龄、地址、学校及个人照片等在网上分享的任何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传播。例如,在一些网站注册账户提供了个人信息后,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网站(网站的工作人员)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或分享给其他人。同时,我们的个人信息也有可能会被看到的网民存储、转发。

因此在分享个人信息时,要仔细看看是否每项信息都必须提供,认真阅读网站的隐私政策,并对个人账户进行隐私设置,设定可见(或屏蔽)范围。

学会冷处理,对恶言恶语不回应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告诉人们,对于这些刻薄或侮辱性的恶言恶语,最佳的回应是不作回应,冷处理可能会让对方觉得是自找没趣儿,从而不再为之。

如果对方仍然继续,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或手机运营商提供的屏蔽功能,以及不良信息举报的渠道,以此阻止接受对方的信息,或要求平台对对方禁言并删除相应信息等。未成年人也可与自己信任的朋友、父母和老师共同商量对策。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极端的网络欺凌已经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比如人身威胁、敲诈、性侵等。这些需要保留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进一步的干预。

受欺凌者以暴制暴,难以解决问题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人们通常的逻辑,从而导致了施暴者本身可能是受欺凌者,受欺凌者也会变成施暴者,到头来,冤冤相报何时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告诉人们,如果受欺凌者在网上同样以欺凌的形式还击对方,那么矛盾会愈演愈烈,我们冲动之下发表的言论也可能会被对方或其他人传播或转而用来攻击我们自身。

教导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的时候,特别是儿童或青少年可能是出于“好玩”或“其他人也这么做了”,再就是因为一时冲动要发泄,从而想在网络上报复或无目的地攻击别人。这个时候,家长或老师应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对方可能会有什么感受?如果是在离线的公共场合,我们是否还会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他人以及网络上的“公共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要告诫孩子,如果希望其他人尊重我们,那么在网上发表言论时,我们应当做到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不制造和传播有关他人的不实信息。同时,如果对方是我们认识的人,在转发他/她的个人信息或照片前,我们应征得他/她的同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