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擎共建共享大旗 建5G 精品网络

未知 2020-09-08 10:43
中国联通擎共建共享大旗 建5G 精品网络



  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头羊,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经济带动作用强。短期内,5G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方面作用突出,更在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长期作用。

  中国联通切实履行中央企业的职责使命,坚决将5G建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落实,与中国电信合力推进全面共建共享,共同打造5G精品网络。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可用5G基站总数达到30万,到今年年底,中国联通5G基站规模将超过37万个,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室外的5G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同时,中国联通及时启动5G SA网络建设,部署全球首批SA网络,确保第四季度、力争9月底实现SA商用,提升5G网络对垂直行业应用及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支撑能力。

  深化共建共享5G覆盖加快延伸

  中国联通以SA(独立组网)为目标架构,加快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广、网速快、体验好、效能高的5G精品网络。通过与中国电信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城、发达村镇延伸覆盖。



  在湖北,湖北联通深入推进和湖北电信的无线网络深度共享,在计划年底完工的武汉地铁8号线二期等新建项目上共同进行3G/ 4G/5G规划,双方共享硬件设备,共享载波资源,在积极落实地铁5G网络共建共享的基础上,深入推进3G/4G网络共建共享。湖北联通、湖北电信在地铁隧道中共享基站主设备,支持1.8G/2.1G双频段,在2.1G上开通40M共享NR载波。同时,开通5M WCDMA载波,支持联通3G语音业务;在1.8G上为联通和电信各开通一个15M的LTE载波,并考虑配置为共享模式,大大降低了双方在地铁覆盖中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

  在上海,上海联通与上海电信加速推进合作共赢打造新格局。2020年5月17日,上海“五五购物节”重要板块——上海信息消费节暨云峰汇在安莎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副书记龚正、上海市副市长吴清等众多领导出席并致辞,为上海数字新基建产品直播带货。上海5G共建共享工作组高度重视,快速响应,整合双方力量,顺利完成了保障任务。5月18日,上海联通承接电信需求,开启紧急保障,协同双方各部门,8小时内实现5G站从新建到开通,圆满完成申通地铁集团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上海铁塔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及开工仪式的保障工作。同时,验证了新组网模式的可行性。未来,双方将深入合作,积极推进共建共享政策落地,加速上海5G商用进程。

  在江苏,江苏联通与江苏电信共同完成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公铁两用桥——沪苏通长江大桥4G/5G全覆盖。沪苏通长江大桥南起苏州张家港市、北至南通通州区,全长11.072公里。江苏联通经过无人机高空勘测大桥及沿线信号路测后,结合勘测大数据,制定高质量、高效率信号覆盖方案。江苏联通与江苏电信紧密合作,在大桥桥面采用灯杆覆盖的方案,安装设备138台,通过开通L2100共享载波,实现双方4G网络共享覆盖。同时,利用江边高塔开通5G共享基站,确保了大桥剪彩通车仪式上4G/5G网络通信畅通,现场5G测速达到845Mbps。

  在内蒙古,内蒙古联通以5G共建共享为契机,持续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全面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5G共建共享工作组牵头开展全区5G、4G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工作组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积少成多的策略,从移动网入手,逐步扩展到全专业,从共建共享到共维共营,在磨合中积累经验,增强互信。深度挖掘双方现有网络资源,原则上新增业务需求不再单独建设,通过共享双方存量资源或者双方共建来实现。在4G网络、传输网、局房等基础电信资源、宽带接入和日常维护五个方面推进共建共享。截至4月底,双方已互相开放4G宏基站914个、室分站点184个,达成赤喀高铁、呼准鄂动车线和呼市地铁二号线的共建协议;开放光纤3754芯公里,开放管道及杆路3400公里,开放电路415条,开放机房548个,开放宽带接入小区101个、端口18000个。

  强化技术研发加快SA网络部署

  中国联通以SA(独立组网)为目标架构,积极推动网络升级部署,持续开展SA网络性能验证、端到端兼容性测试,确保第四季度、力争9月底实现SA商用,提升5G网络对垂直行业应用及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支撑能力。

  积极推进5G网络的技术演进。在5G技术方案创新方面,中国联通率先提出“弹性空口(CUBE-AIR)”技术演进,提出动态的资源分配、智能的网络管理、灵活的空口协同的技术理念,并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化演进,在3GPP牵头下,推动2.1GHz NR 30MHz、40MHz、50MHz等大带宽高功率基站技术标准立项,联合业界推进了FDD Massive MIMO技术标准立项,为FDD频谱演进提供重要的技术方向;牵头立项5G EN-DC高功率终端和QoE标准,为提升TDD与FDD融合覆盖能力和5G业务保障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面向5G高频毫米波演进,在业界率先提出了基于行业应用的上行增强帧结构并推动行业标准化,率先完成毫米波基站设备测试验证,基于毫米波与MEC融合技术提出了“Wo-PARK”行业园区专网解决方案,为5G扩展行业应用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5G技术发展带来千行百业的2B应用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对室内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中国联通在2019年MWC期间成立了“中国联通5G数字化室分创新发展联盟”,联合24家单位共同推进室内数字化产品的发展,在2019年北京通信展率先发布3款数字化室分设备和室内数字化智能定位白皮书,推进了5G室内数字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内蒙古,中国联通率先实现全球首个双超级上行创新试点,这也是继超级上行创新技术商用后的又一次突破。基于电联5G共建共享200M商用场景,实测上行小区峰值速率可达819Mbps。在深度覆盖场景,开启双超级上行最大增益可达4倍以上,形成了中频对高频网络的有效补充,全面提升了上行覆盖及体验。本次双超级上行创新试验对于2B创新业务探索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电信、联通5G共建共享大背景下,新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双方各自的业务需求,后续将广泛应用到远程医疗、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对上行要求高的业务场景,助力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双方将通力合作,继续在网络能力上加大创新投入,联合行业用户孵化5G业务,为培育中国5G生态土壤贡献力量。

  在河南,全球首个3G/4G/ 5G三模动态频谱共享商用验证成功完成。4月18日,河南联通在安阳市率先完成全球首个三模动态频谱共享方案SuperDSS的商用验证。SuperDSS方案为业界首个3G/4G/5G三模实时动态频谱共享方案,可实现依据3G/4G/5G实时业务量分配相应的频谱资源,是频谱共享方案面向5G演进的核心创新。经测试,在总带宽相同的前提下,SuperDSS在保证原有网络质量的基础上,通过频谱资源最优化的调用、高效灵活的调度,较原来静态频谱分配方式提升了35%的小区吞吐量。

  在浙江,全国首个NSA﹢SA双模共建共享基站落地绍兴。在该组网模式下,一套NR基站挂接4个核心网:IPv4承载分别挂接联通、电信EPC ﹢(NSA核心网),IPv6承载分别挂接联通、电信5GC(SA核心网)。现场实地测试验证,双模共享基站各项指标达到预期要求。此次测试验证了5G共建共享网络能力,表明联通及电信网络具备NSA﹢SA混合组网的能力,支持NSA、SA灵活部署,无论是NSA终端用户普通业务需求,还是行业客户对于SA的指标需求,均可同时满足,为未来5G业务平滑过渡升级到SA网络打下基础,也让双方更加坚定共建共享战略,打造全球领先的5G精品网。

  在吉林,中国联通携手中国电信成功在长春市开通全国首个多频一体化设备200M共建共享创新试点。随着国内5G部署的加速,5G AAU由于天面空间位置受限、挂高低,对覆盖造成影响。同时,部分站点铁塔天面空间受限、新增模块改造成本高及工期长等影响5G施工进度和网络覆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此次试点设备支持800M/900M/1800M/ 2100M/3.5G电联全频段,并且每个频段支持独立电调,进行电联200M共建共享。经测试验证,200M带宽合计平均速率达1.78Gbps,峰值速率达2.30Gbps,满足5G新开站的要求。4G覆盖和现网4G天线相当,对现网无影响。此次验证不仅为后续多频一体化设备的部署提供了样板,还有效地支撑了电联5G共建共享的快速部署。

  在广东,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成功试点300M带宽5G LampSite数字化室分,单模块下行峰值可达3.8Gbps。这是全球首个5G室内产品在300MHz超宽带的现网测试,为多家开启5G共建共享场景的室内建网积累了经验。3.5GHz连续的300MHz超大带宽频谱带来上下行极致体验,可满足2B行业市场上行超高速率、2C领域超大容量等多种场景需求,在提升电联共享5G网络能力的同时,也为5G共建共享的商用领先夯实基础。

  探索应用落地推动产业转型

  5G技术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征,使5G技术不仅与智能化城市建设紧密相连,还能充分赋能工业互联网,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众多新型产业的发展铺路导航,带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业务模式,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广东湛江,中国联通携手宝钢湛江钢铁,创新打造全球钢铁行业首个5G独立核心网组网的工业内网体系。本次5G工业专网启用是双方自2019年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借助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以及智慧园区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的重要成果。专网开通后,可实现平均网络时延低于15毫秒、下行速率650Mbps、上行速率150Mbps,相当于在湛江钢铁搭建了一条“无线信息高速公路”,助力实现设备运行监测、生产工艺革新、安全预警监管等技术升级。双方还将积极运用5G ﹢ AR、5G﹢AI等新技术,在钢铁冶炼的生产场景中深入探索应用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钢厂。

  在山西,全国首张煤矿井下5G专网成功部署于山西焦煤庞庞塔矿,由144个基站构建井下5G﹢万兆工业环网的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络,实现了一张网管理,标志着中国联通5G智能矿山应用正式落地山西。此次庞庞塔矿5G智能矿山应用覆盖了井下100多公里巷道及工作面,将实现井上井下高清音视频通话、各种数据的快速传输、设备的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为矿井后期智能化工作面改造、智能通风、智能运输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自动监测、实时互联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广东佛山,首个“5G智慧医疗﹢新生儿NICU远程探视平台”上线启用。家长探视新生儿再也不需要跑腿,只要用手机打开程序,就能随时与宝宝“隔空”见面。佛山联通充分发挥5G的技术特性与应用优势,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强强联合,汇聚优质的医疗技术、医疗资源与医疗载体,紧紧围绕新生儿就医溯源、安全、随访等方面的需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打造顺德首个“5G智慧医疗﹢新生儿NICU远程探视平台”。该平台的上线,是佛山联通以中国联通医疗云基地为依托,加速5G在医疗健康的融合应用与模式创新的重要一步。

  在吉林,全国首例5G ﹢ MEC﹢切片技术应用落地一汽红旗数字工厂。汽车产业作为吉林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板块,承担着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振兴地方经济的历史使命。自5G商用之后,吉林联通与一汽集团经过历时6个月的验证测试,形成以一汽数据中心为MEC区域节点,辐射全一汽集团生产板块的网络布局,实现了国内首个汽车领域5G﹢切片﹢MEC技术的有效落地。一汽区域MEC的部署,标志着汽车产业从分散式生产、离散式应用分布向整合统一的数字化生产管理过渡。结合MEC低时延及边缘节点计算的能力,在人车的智慧协同方面,进一步释放5G﹢AIoT的技术价值,实现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路口等多个未来应用场景的技术验证,标志着中国5G核心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和客户体验领域进入了多应用并进、多场景孵化的新时代。

  在广东珠海,广东联通携手格力电器,在珠海格力电器总部开展了“5G﹢工业互联网”5G专网改造项目,建成并测试成功了国内首个基于MEC边缘云﹢智能制造领域5G SA切片的专网,标志着5G专网技术正式在智能制造领域展开应用,也标志着5G垂直行业应用联合创新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为5G开辟更为广阔的行业空间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9

  2019年6月6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获得5G商用牌照。

  2019年9月9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

  2019年9月中旬,河南联通、河南电信开通全国首个5G共建共享示范站。

  2019年11月,山东联通、山东电信开通全球首个5G共建共享200M连片网络。

  2019年12月,广东联通、广东电信开通全球首个5G SA共建共享基站。

  2020

  2020年3月10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布“2020年5G SA新建工程无线主设备联合集中采购项目集中资格预审公告”,启动联合集采,启动5G SA网络大规模建设。

  2020年7月3日,3GPP宣布5G标准第二版规范Release 16冻结。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于2019年12月牵头推进立项的2.1G(50MHz)大带宽5G共建共享重要标准也迅速在此次大会上随R16 一起正式发布,双方5G共建共享的合作不断深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