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两位创校校长跨时空对话

未知 2021-09-11 10:21

与两位创校校长跨时空对话


今天(10日)上午,“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建成并正式开展,全景式呈现两位大师的办学道路和治学成就,展示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尤其生动再现了两位大先生壮阔而温润的现实关怀。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孟宪承先生弟子代表江铭、刘佛年先生弟子代表顾泠沅、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和校长钱旭红一同为陈列室揭牌。

9月10日“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正式开展

研究实践并行,创建新中国师范教育模式

70年前,以孟宪承、刘佛年为代表的前辈先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的孟宪承受命出任首任校长,前瞻性地提出并实践了“高师应当从提高教学质量与提高科学水平出发,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办学思想,奠定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发展格局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师范教育发展方向。

1978年,刘佛年任第二任校长,开师范大学改革发展之先,破格招生与聘用人才,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增设计算机系等新兴领域与机构,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实现了高水平发展。

历史档案图——195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大会讲话(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孟宪承、刘佛年被誉为“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孟宪承致力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史研究的中国化,并投身于教育系统改革、国文教学改革、民众教育实验等教育实践,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石。他提出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为现代大学追寻和确立初心使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刘佛年主编的文科统编教材《教育学》是新中国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著作。他引进国外教育理论并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牵动着中国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进程。他提出的“给高校一点办学自主权”“教学质量要大面积丰收”“师范教育要适应新技术革命”等主张,对中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0年后的今天,师生们怀揣崇敬走进“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身临其境地重温华东师范大学选址、建校、改革等重大历史场景,回顾两位老校长为学校、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发展革故鼎新的光辉历程,传承发扬前辈先贤教育报国的初心,决心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展陈工作当作学术研究来做”

据介绍,“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整体建筑面积近1200平米,通过珍贵的文献、实物和400余张图片,创新引入最新数字媒体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采用传统布展与红外线互动投影、CAVE虚拟现实沉浸式系统、口述历史访谈影像相结合的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地展现两位先生的教育学术研究成果。

2019年,“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选址定于中北校区圆楼(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据悉,展陈工作充分利用教育学部孟宪承教育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集齐了两位先生毕生的丰硕学术著作及后辈学人研究、怀念的书籍文本。多份孤本、原本、手稿等珍贵资料都在这里首次展示。

“我们把展陈大纲编写当做学术研究工作来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本次展陈大纲编写工作负责人荀渊说,“通过这项工作,两位老校长在师生心中的形象更加立体了。我们也更有动力思考,作为新一代师大人,如何带领学生继承与发扬两位老校长留给我们的光辉遗产,为中国教育的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批学子参观“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

值得一提的是,从陈列室沿旋转楼梯而上,二楼便是卓越学术沙龙,这里汇聚了华东师范大学最新的人文哲社科研成果。如创新发展展区以大屏展示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城市创新、数据科学创新成果,公共服务区为日常学术研究活动提供便利,专业服务区包含数据银行、数据密室等数据存取终端。

绵延之文脉与前沿成果在同一空间内交相辉映,续写着师大人为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而上下求索的新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