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这个仅次于县城的重镇

未知 2022-05-03 20:55

冀南这个仅次于县城的重镇
 

南馆陶镇在1955年之前为馆陶县重镇,1955年之后成为了馆陶县城所在地。作为卫河岸边的水陆交通枢纽,保证其安全至关重要,那么在各府、州、县城以及重地、要地广泛建有城池的古代,南馆陶镇终究有没有城墙呢?

馆陶县城北馆陶,外有城墙

今日的馆陶县城现已找不到任何有城墙存在的痕迹了,可是在一些志书、史书中仍是依稀能够看到南馆陶有城墙的。

比如1999版《馆陶县志》中记载城市建造中的永济路:

该路系1955年在南馆陶旧城墙根底与护城沟填平而成为一条南北向大街……

还有《中共馆陶党史(1930年——1949年)中,反映1943年南馆陶敌工站的地下工作者在策反驻扎在南馆陶的伪军起义时,有这样的描述:

……25日午夜12点举办起义,分区派两个团接应,伪六区负责开城门,处理城门岗哨……南馆陶城四门紧闭落锁……

1942年时分的南馆陶城手绘图

那么南馆陶的城墙终究是什么样的呢?

民国版《馆陶县志》用了少许文字记载了南馆陶的“城墙”:

南馆陶镇,曩御教匪之乱,旧有围寨,后因承平,渐圮,民国十九年因鉴于仇匪之扰,于二十年循基从头版筑,极称巩固。

其实今日大家口中所说的南馆陶镇的城墙,在古代被称为围寨,而不是“城墙”,想来是和县城所在地的城池进行区别的。县城的城池为城墙,其他村镇所建之墙就称“围寨”。

南馆陶镇围寨墙建于何时?

在民国馆陶县志中记载了两个关键词:“教匪”、“仇匪”,代表了南馆陶围寨墙建造的两个阶段,先是为防教匪而建,后来因长期不必而崩塌,到了民国十九年又因仇匪的侵扰,于民国二十年重建。“教匪”和“仇匪”是怎么回事呢?

教匪

教匪即清末的宋景诗起义,因其参与的是白莲教起义,故被称为“教匪”。宋景师是白莲教中的“坎卦”,其旗为黑色,又称“黑旗军”。宋景诗是山东堂邑小刘贯庄(今聊城冠县甘官屯乡刘贯庄)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参与鲁西抗粮斗争,1861年捻军进入山东时,参与了白莲教起义,曾率军攻打直隶、山东边界13个州县,屡次打败清廷钦差大臣胜保,于同治二年(1863年)还曾打败清亲王僧格林沁,并于同治四年(1865年)配合捻军在曹州击毙僧格林沁,后来一说于同治十年被安徽巡抚英翰俘杀,另一说为不知所终。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还拍照了影片《宋景诗》以示纪念。

征战于直隶、山东的捻军

也正是在那时起,南馆陶镇和县内其他的大村镇一起广泛建起了围寨墙,用来抵御各路兵马。

仇匪

据民国《馆陶县志·大事志》“兵警”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七月,伪师长仇锡良率众千余人来袭南馆陶,占有河东街。”

民国时期被称为“伪”的大约就是指非政府的、土匪一类的队伍,由于姓“仇”,爽性在介绍南馆陶围寨由来的时分,就以“仇匪”代指了。

南馆陶镇自元朝建立并兴起以来,一直是跨过卫河两岸,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河西便是今日的老街一带。卫河东侧有太平街等村,被称为河东街,也是南馆陶镇的一部分,就在今日的七一大桥之下,仇锡良带领队伍进驻的便是这儿。

跨过卫河的南馆陶镇

南馆陶镇被仇锡良部所侵扰后,一边派人向县城北馆陶去求救,一边派民团团长张云庆与他们接洽,明面上议和,暗地里却催促附近各民团尽快支援。土匪方面感觉民团武器缺少、练习缺少,不把民团当回事,大模大样地在河东岸的河边树荫下纳凉,并派参谋、南馆陶镇人陈思明到河西商议南馆陶镇供给粮饷之事,张云庆趁机将陈击毙,并指挥团丁向河东岸的土匪射击,土匪死伤沉重。

这时河西其他民团也纷繁赶到参加战斗,沿河西大堤列阵南北足有二十里长。激战五、六小时后,土匪又得知来自县城北馆陶的民团队伍在河东侧行将赶到,就将河东街纵火之后南逃。这一仗,南馆陶河西街及河西各村落没有遭到土匪的损害。

南馆陶镇人害怕再遭到相似的兵匪之祸,于第二年1931年依照70年前南馆陶围寨的旧根底又建起了寨墙,而且建得“极称巩固”。

南馆陶镇这个“极称巩固”的寨墙规划终究有多大呢?

尽管民国版的《馆陶县志》中并没有记载。可是咱们从侧面能够求证一下。

先看长度。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绘制地图中的南馆陶一带

由于战役以及城市建造的破坏,今日咱们在最新的卫星图上,只能看到老街的大致概括。不过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其时“华北水利委员会”安排绘制的五万分之一大比例尺地图中,南馆陶围寨墙的规划以及城内大街的大致走向还能够比较明晰的看得出来。此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卫星图上,由于那时县城建造还未大规划打开,因而老街一带也是明晰可见,而且能够和民国时期的地图相对照出围寨墙的规划。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南馆陶,红框中为今日老街一带

从两图对比能够看出,在南馆陶镇南半部因需求建造今日的南环路(从七一大桥向西原称为桥西街)而形成必定破坏之外,在卫河大堤、政府街东段、永济路所围起来区域还保留比较完整的。馆陶县城政府街东段、永济路政府街至南环路段,就是1955年利用旧城基和护城沟所拓荒的大街。对照旧地图,再在今日的卫星图上进行测量,大致能够得出其时的南馆陶镇围寨墙长约2公里。

南馆陶围寨的大致规划和长度

宽度和高度

由于防护“教匪”以及民国时期的军匪,在其时的馆陶县境内不仅只有南馆陶镇修建了围寨墙,还有二区的潘庄镇、王集,三区的李官庄、艾寨、薛店,四区的张官寨、时玉、蔺寨等村寨也都建有规划不等的围寨。在民国版《馆陶县志》中,对王集、艾寨、张官寨、时玉、蔺寨的围寨墙的规划有必定的记载:

王集围寨,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因防护教匪兴工构筑。高一丈五尺,留东西南北四门。
艾寨村,于清同治初年因黑旗教匪宋景诗等之乱兴工构筑。大墙高一丈五尺,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四尺,女墙高五尺;墙外濠宽一丈八尺,深一丈四尺;二濠宽二丈,深三尺,周围七百丈。
张官寨镇围寨,于清同治间兴筑,后圮,民国八年因防土匪重修,高一丈八尺。
时玉村围寨,于民国八年因防匪兴筑,高一丈六尺。
蔺寨村围寨,于民国八年因防匪扰兴筑,周围三百六十丈,基厚一丈二尺,顶宽七尺,墙高一丈三尺,上有小墙,高五尺。

馆陶县民国时期建有围寨的村、镇

从上面的记载中,能够看出围墙最高的是张官寨镇,高一丈八尺。最宽的是艾寨,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四尺,一起在墙顶上还有高五尺的女墙。艾寨外的护城沟也是比较完善的,有两重,分为外濠和二濠。

由于南馆陶镇是仅次于县城的重镇,经济兴旺、人口众多,因而其寨墙也应该比照其他各寨墙之最而建。因而大约能够想象南馆陶镇的寨墙的规划:墙高一丈八,墙厚底部为二丈、一丈四尺,外有二丈宽的护城沟。

换算成今日的长度单位,其长、高、宽分别为:长约2000米,高6米,底宽6.67米、顶宽4.67米,有6——7米的护城沟。

而其时的馆陶县城北馆陶城,始建于明朝,其长度为2500米,高8米,宽6.67米,护城河6至7米宽。南馆陶镇城和北馆陶规划已无差别。

今日原南馆陶镇围寨墙规划内的区域

战役年代由于我军缺少攻城的重火力,在占领了某座城池之后,为了避免撤退后再让敌军卷土重来而且据城坚守,往往会动员群众把城池撤除,再加上大自然的破坏,到了新中国成立时,南馆陶的围寨墙和县城北馆陶的城墙一样,都是残垣断壁、千疮百孔,最后消失在了一日千里的县城建造之中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