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也好袁绍也罢,都仅仅这群人的傀儡

未知 2022-05-07 09:46

曹操也好袁绍也罢,都仅仅这群人的傀儡 
 

论东汉末年的投胎技术,袁绍可谓是一流水准。他汝南袁氏声名显赫、四世三公、世代为官,是其时的重量级世家大族。

当外戚宦官较着劲看谁能把朝政弄得更糟的时分,黄巾军先起来搞事了。全国大乱,群雄并起。凉州的野心家董卓随意废立皇帝,引起了台下一片倒彩声。而反董卓的联盟,盟主正是袁绍。其时在诸多势力中,袁绍门望最高、威名最大、实力最著、兵将最强。全国之士,都以袁绍为匡乱纠敝、救危扶倾的榜首人选,其他如孙坚、袁术、公孙瓒、刘表……都不及袁绍。

所以世家大族们,在混乱不安之际纷纷投往袁绍幕下。全国缤纷之时,选对了领导跟对了人,才能保证大家族的位置和豪富的延续。而越是有人倾向袁绍,就会还有越多的人力物力投靠袁绍。靠在袁绍这棵大树下纳凉,似乎是其时最好的挑选。

但偏偏就有人不这样想,例如颍川荀彧。

荀彧也是世代冠族,素有令名。其时黄河以南成为受灾最严峻的战区,荀彧携宗族去投靠河北的冀州牧、颍川同乡韩馥。但到了河北,袁绍已经夺取了韩馥的冀州牧位子,荀彧于是就在袁绍幕下。由于荀彧的名声,袁绍是很信重他的,“待彧以上宾之礼”。

但没过多久,荀彧却竟然弃袁绍而去,转而投靠了势单力薄、看上去随时都或许会完蛋的曹操。

其时的曹操,全没有后来横槊赋诗的气魄。他的养祖父是宦官曹腾,作为阉宦出身的子弟,天生就被人轻视。这让曹操的工作展开起来,比卖草鞋的刘备更难,由于刘备再怎样落魄也是皇室成员。曹操榜首支人马只需五千,荥阳一战基本就打光了;第2次募兵,也不过

三四

千人。跟雄兵数万的袁绍比较,简直不算要挟。就连他的空头名号奋武将军,也是仰仗袁绍支撑才获得的。

所以二十九岁的荀彧投靠曹操,曹操简直快乐坏了,“吾之子房也。”世家大族“首望”荀彧来投,也就证明自己开端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撑,这对其时懦弱的曹操而言,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而荀彧弃袁奔曹的理由也很简单:抛开家庭出身和眼下实力不论,他认为曹操是那个比袁绍更有期望一致全国的人。

乱局关于众多的世家大族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选妥当,在全国康复太平之时,本身的威望和影响力或许有不减反增。汉室领导尽管姓刘,但治国的权力实践是掌握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那里,他们正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而荀彧做了三件大事,一举成就了曹操一致北方的基业。

一是建立根据地,“深根固本以制全国”。

曹操靠镇压黄巾起家,一开端想的仅仅怎样能活得持久一点,对本身的发展还没有长远规划。其时袁术、吕布、刘表、孙坚……个个都比曹操肥壮。此刻的曹操还有显着的流寇理念,像攻击徐州首要目的仅仅在掠取粮草物资,还没有了解根据地的重要性。

而荀彧说服曹操先会集全力摧毁吕布,消除距离最近的最大要挟,然后在自己的兖州地盘上兴办屯田、招贤纳士、整顿军队、遣使供奉。一句话,把自己这一方小天地,打造成与群雄争全国的大本营。

二是迎奉汉献帝,“挟皇帝以令诸侯”。

从其时实力而言,名义上迎奉实践上挟制汉献帝这种好事,原本根本轮不到势弱力微的曹操——但挟制皇帝,实践上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的。

挟皇帝以令诸侯,许多人都想过也做过,但作用或许适得其反。像董卓、李傕、郭汜这些军阀都挟制过汉献帝,但不光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反而招致了全国人的厌弃。袁绍便是由于这样的前车之鉴,所以尽管有谋士做过同样的建议,但他不愿意去捧这个烫手山芋。何况他觉得东汉帝运已尽人心已失,把皇帝请过来供着也没多大用。

袁绍不愿意打的这手牌,却成了曹操势力面貌一新的胜负手——不同之处就在于荀彧。他不光力劝曹操尽快迎奉献帝以“从民望”、“服雄杰”、“致英俊”,更在献帝来到许都之后,以汉廷尚书令的身份协调跟从献帝与曹氏集团之间的联系。没有荀彧这个既为曹操榜首谋臣、又为汉廷首席宰辅的关键人物,曹操未必能把献帝这个东西的功效最优化最大化。

这一举动,使得曹操在名分上获得了其时的道德制高点:汉献帝究竟仍是名义上的全国共主。愿意为汉室效能的名流如王朗、华歆、陈群等,都在此刻前后来到许都。扯虎皮做大旗的曹操,在招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其时榜首。

三是决议袁绍曹操终极命运的官渡之战。

早在官渡决战前三年,荀彧就在为这场袁曹决战做准备。他要曹操趁袁绍忙于吞并公孙瓒而无暇南顾之际,先逐个消除东南西三面的各路军阀,避免今后腹背受敌的局势。所以当曹操在官渡面对袁绍时,袁术、吕布、张绣……这些要挟都成了过去时。

即使相持,其时言论也仍是一边倒的看好袁绍,曹操境内的官吏、人民、战士天天都有逃往投靠袁绍的。荀彧一边操控许都的反曹情绪、一边加强对各地暴乱的操控、一边力劝曹操固守待胜。曹操在官渡制胜后,一度仍然忌惮河北势大想先南攻刘表。也是荀彧力劝他一举霸占袁绍地盘,彻底革除后患。

所以后来不光曹操自己称赞荀彧“建此二策,以亡为存,以祸为福,谋殊功异”,便是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东晋,丞相王导也赞赏说“荀文若,功臣之最也。”留守许都的荀彧劳绩却最大,只需理解人能理解,那是由于他代表着整个世家大族的干流意见:袁不如曹。

尽管一致了北方,但赤壁功败垂成之后,曹操自己心里理解:有生之年,或许是很难改动全国三足鼎立的局势了。那剩下还有什么事可做呢?只需想办法把自己的位置,在史书上再升一升了。

以曹操其时的位置而言,无论是叫骠骑将军仍是叫魏王,都是实践上的榜首话事人,汉献帝仅仅个铺排。但当他开端要挟到汉献帝的铺排位置时,他也突破了荀彧的底线。荀彧的底线,便是全国有必要姓汉、皇帝有必要姓刘。所以官渡之战过去十二年后,当曹操打听荀彧自己进位魏公的意图时,遭到了荀彧的竭力反对。

关于荀彧而言,这是曹操篡汉一个显着的信号,而这是尚名节的他无法接受的;关于曹操而言,作为其时朝臣和士族社会的首望,荀彧的情绪对其他人有着重大影响。荀彧和曹操,从此在两边都无法妥协的根本问题上失和。

荀彧和曹操的分歧,其实是传统世家大族与新式曹氏集团的分歧。荀彧只需顺水推舟,就可以成为代汉建魏的榜首劝进首功之臣,但他绝对不会这样做。所以荀彧终究挑选仰药自尽,全国人都心里雪亮:他是被要当周文王的曹操逼死的。

荀彧一去,曹操松了一口气,然后跟着又杀掉了杨修、崔琰。再算上之前杀掉的孔融,曹操实践是杀鸡儆猴,用这些名士的脑袋来警告世家大族:生杀在我。世家大族们也就开端韬光养晦以待机遇,他们早已算过:曹操的后人,未必能保得住他的基业。

公然曹操一死,曹丕就逼汉献帝禅坐落他,皇帝是当成了。但就在曹丕称帝的一起,用于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也开端正式推广。跟曹操知人善任、形形色色的人事制度比较,九品中正制保证世家大族可以后代入仕不绝。一代为官、世代为官的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而不管是曹丕曹睿曹芳,都远远缺乏曹操那样的驭人才能和掌控局势的智慧。所以曹操死去不到三十年,司马氏就在高平陵之变中给予曹氏宗室势力以丧命冲击。表面上是司马懿一个人养的死士,背面却是与曹氏夏侯氏尴尬的世家大族、满朝文武。

曹氏在三国中最先篡汉称帝,却最先消亡,而许都也是其时世家大族势力最盛的城市。此刻汉祚已尽,司马氏也就顺水推舟地成了世家大族新的话事人。管你袁本初仍是曹孟德,即使司马氏的晋朝最终仍是受制于王导的王氏一族,“王与马,共全国”。在权力的游戏里,政治强者仅仅世家大族们的傀儡:你或许能暂时赢上一时半刻,但几十年的臂膀永久拗不过几百年的大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