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不输貂蝉,二婚嫁小四岁官二代

未知 2022-05-19 19:59

美貌不输貂蝉,二婚嫁小四岁官二代
 

在邺城皇宫内的一间闺阁,甄宓全身严寒,看着面前的那碗毒药,她双手哆嗦着,抬起头再看一眼那个男人身边最忠心的侍臣,她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世家大族的骄傲让她不能在一个下人面前失了身份。

 

甄宓用哆嗦的双手端起那碗“恩赐”的毒药,乌漆抹黑的汤剂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苦味,她冷笑一声,仰头一饮而尽,终是没有问出那句话。

再苦的汤剂,也没有她的后半生那么苦涩。

东汉末年,在中山无极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有一个甄家是当地的显贵世家,宗族中有内侍大臣、大司马、太保、京兆尹等高档官僚,是中山国内的豪强望族。

其时的甄家家主是甄逸,曾任上蔡令,育有三男五女。其间最小的女儿便是前史传闻中“一女乱三曹”的甄宓。(其实甄宓这个名字是后人臆造的,她叫什么其实并无史料可证明。)

三岁时,甄宓的父亲逝世,其时她哭得撕心裂肺,许多大人都以为此女早慧。

八岁时,甄家宅院外有骑着马耍杂技的人,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要甄宓不去,几个姐姐古怪而责问她,甄宓便回答说:“这难道是女孩子看的吗?”

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后答言:"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胜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古代的贤德女子,没有不读史正确,以史为鉴,习书修身的。我读书才不是为了功名,仅仅为了修身养性而已。”这是小小年纪的甄宓的对兄长讥讽她读书要当女博士的话的回应,这胸襟和视野,便是现代的许多女性都无法企及。

后全国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余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

十几岁的小女子,许多都还在闺阁中扑蝶、荡秋千玩,而甄宓却现已可以对宗族开展、社会形势作出明晰镇定的判断。在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下,十几岁的甄宓劝家中老一辈,要翻开家中粮仓赈济灾民,不能用粮食去换金银财宝,才能在这浊世之中保全宗族的安全。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见识,可知甄宓是一个拥有大格式的女子。

难怪,有看相的人说,甄宓是“贵不可言”,一个人的气度是掩饰不了的,学问会影响一个人的气场,看相其实也是观察人的气场。

十四岁时,甄宓的二哥甄俨逝世,甄宓对待寡嫂态度愈加爱戴谦和,时时处处帮助她打理家事,还尽心照料甄俨留下来的孩子,及其心爱。

甄宓的母亲常常用严格的规矩要求儿媳妇,甄宓几回劝母亲:“二哥不幸早终,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要照料留下的孩子,虽然她是儿媳妇,但应该保护她像自己的女儿。”母亲听了甄宓的话感动得流泪,之后便让甄宓与二嫂经常走动,起居都在一起,联系十分密切。

既有点拨宗族开展战略的眼光,也有处理家宅后院情面联系的德才,颜值和才调并存的甄宓很快就被聘为人妇了。

袁绍为他的儿子求娶甄宓,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是老一辈们乐见其成的。

其时的袁熙年青有为,与甄宓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婚后袁熙外出征战,甄宓作为儿媳妇,留守在邺城照料婆婆。

甄宓身为当家主母,把袁熙的后宅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侍奉公婆方面也是无可挑剔,仅有惋惜的是,由于袁熙终年外出,所以,甄宓进门多年一直无所出。

假如不是袁绍战胜,曹操攻城,甄宓可能会成为袁熙后宅中贤惠的女主人,与袁熙相敬如宾,白头到老。

 

可是,缘分便是变幻莫测,命运的转机说来就来,即便谋略拔尖如甄宓,她也无法提前预知自己的命运。

在曹操攻城的一片狼藉中,甄宓蓬首垢面,与婆母两人瑟瑟发抖,作为女性,她们的命运完全依附于男人,男人战胜,她们就成为俘虏,被凌辱,被折磨,被杀害,都是全凭胜利者的一念之间。

可是甄宓的美貌让她免于流离和耻辱,自古以来,美貌的女子就好像在身上绑着一把双刃剑,不是保护自己,便是伤了自己。

曹丕一眼就看穿了甄宓难堪表面下的闭月羞花,强烈的征服欲让他萌生了要将这个女子纳为己有的念头。

甄宓的婆母看见曹丕的目光,就理解,自己可以免于一死了。

那是赤裸裸的愿望!

二婚的甄宓并没有自轻自贱,也没有自高自傲,她一直秉持着一个世家女子该有的自负和胸怀。

曹丕倾慕她的美貌,日日宠爱甄宓,两人琴瑟和鸣,甄宓没有恃宠而骄。曹丕要赶开现任妻子,甄宓劝诫曹丕,不能这样做,她怕世人误解是由于自己曹丕才赶开现任,那她将会背负骂名。

可是曹丕自以为是,在没有当家主母的情况下,当然是独得曹丕宠爱的甄宓代行主母之责。

“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还要为曹丕“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甄宓作为一个当家主母是合格的,关于那些不得曹丕宠爱的嫔妾,她时时安慰,关于那些宠爱的嫔妾时时劝勉,还要帮曹丕找更多贤能淑德的女子充实后宫,为曹丕生更多的儿子。

不仅对曹丕的小老婆们多加照料,甄宓对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也是极为孝顺。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患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其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料问候,急得寝食难安,经常偷偷哭泣。

身边下人告知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这次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们一定是想要安慰我。”

隔年正月,曹操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时悲喜交加,周围的人看了都感动不已。

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怀自己,也不由得流泪,还说:“儿媳妇怕我上次患病也会像以前那样重复难愈吗?我仅仅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感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从,其时甄氏由于患病所以留在邺城。

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大军回来邺城,卞夫人的左右侍婢们看到甄氏容颜更胜以往,便古怪地问她:“夫人,您跟两个孩子别离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反而气色这么好,为什么呢?”

甄氏笑着回答:“曹叡和东乡公主他们有卞夫人照料,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有许多人都以为上述的故事是后人编撰出来的,要不便是甄氏和卞夫人做出来给外人看的,就跟现在的豪门相同,是为了打造良好的宗族形象。

不过,这第二个案例,相信许多妈妈都能感同身受,没有孩子在身边吵闹,看看书、插插花,甄氏的气色更胜早年,这不是很写实吗?

儿女双全,公婆满足,老公宠爱,二婚的甄宓可以说是人生赢家。

其时的甄宓恐怕也想不到,自己会以那样的方式死去。

甄宓命运的转机点就在曹丕登基的那一刻发生了,那时的她还不理解,权利会让一个人面目全非、翻脸无情。

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就在这一年,曹丕沉沦在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的温柔乡中,留守邺城的甄宓此刻现已37岁了,当然比不过郭氏她们年青柔嫩。

登上至尊之位的曹丕,身边环绕着莺莺燕燕,享受权利带来的无上荣耀,远在邺城的甄宓似乎现已被他抛诸脑后。

 

骄傲自负的甄宓,面对郭氏的宠幸,仍旧是从容不迫、镇定自持,她有一双儿女,有婆母的支撑,有多年的运营,她本无意与之争锋。

奈何她不争不抢,他人不愿放过她。

郭氏作为新宠,对皇后之位是有想法的。所以,借着甄宓留守邺城的这个档口,她迅速获取曹丕的信任,在曹丕的耳旁吹一些貌同实异的风。

一个正处于权利顶端的男人,傲视众生的男人,在听到郭氏对甄宓的诽谤后,不是想着怎么求证,而是怎么惩办甄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所以,甄宓在接到那碗赐死的毒药后,也没有做过多的抗辩,她仍旧保持着世家大族应有的风度和格式,她绝不屑于和贩子泼妇做闺阁之斗,为了一个现已变心的男人,他不配。

喝下毒药后的甄宓,下葬时还要以发覆面、以糠塞口,后世人说,曹丕知道甄宓是冤死的,害怕她去阴间告状,所以,想以这种方式阻挠甄宓开口。

 

甄宓的逝世在千百年来仍旧是一个未解之谜,可是我以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曹丕变心是毋庸置疑的,曹丕下令赐死也是现实。

而甄宓,我想其时的她一定是对这个男人彻底绝望了,所以,她选择喝下毒药,了断余生。

善良美丽的甄宓,生命定格在她的38岁,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她是否后悔,在那场烽火硝烟中,假如没有遇上曹丕,她的人生是否可以改写?

我想,她其实理解,不管她遇上了谁,她的外貌决定了她毕竟只能成为胜利者的奖品,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有再多的计谋、再特殊的视野,她的国际都逃不开后宅大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