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同生共死,关羽被杀刘备却先称帝

未知 2022-07-04 16:13

说好同生共死,关羽被杀刘备却先称帝

 

公元220年,中国连续发生了多件大事,其间最严重的一件,便是曹丕称帝(篡汉)。在此之前,也是同一年,关羽和曹操先后去世,其间关羽是兵败被擒后遭孙权杀害,曹操则是自然病死。

假如说曹操的死对于身处益州的刘备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的话,那么其他两件,就都是大大的坏消息了。首先,关羽被孙权杀掉了,作为义兄刘备岂能不报仇?其次,曹丕把汉献帝赶下了台,现在大汉都亡了,你刘备“汉左将军、领豫州牧”的头衔还往哪摆,现在的皇帝姓曹,你一个姓刘的还怎么好意思被叫“皇叔”?

所以那一年的刘备,心中一定有一万个小马驹飞跃而过,这两件大事,他也一定要给外界一个情绪,乃至有必要给出最强烈的应对举措。只不过,事有轻重缓急,刘备终究挑选了先应对曹丕称帝一事,然后才是给关羽报仇。

称帝是为了应对曹丕的篡汉之举,究竟还要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汉统是万万不能断的,刘协是不成了,刘备这个十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西汉中山靖王子孙亲身上阵倒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可是称帝究竟是大事,时间也是有考究的,尤其是像刘备这种开国皇帝,一般都会在这件事上仔细酌量,挑选一个成熟的机遇再去做。如若不然,假如预备不够,贸然称帝,恐怕只会断送了十分困难打下来的江山,要知道,对于其时的刘备来说,袁术的殷鉴可也不算远呢。

 

但是实际却是,曹丕称帝第二年,刘备就刻不容缓地称帝了,几乎和曹丕最初相同猴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给关羽报仇,这件事一向拖到了称帝几个月后才真实付诸行动,讽刺的是,就在此前,连张飞也被部下害了,首级更是被凶手带到了东吴。

所以刘备此次出动军队,其实是一同去报关羽和张飞两个义弟的被杀之仇,难怪他要等这么久,本来是为了图方便而把两件事凑到一同去做了。这当然是玩笑话,刘备又没看过《三国演义》,怎么能知道张飞也命不久矣呢。所以刘备先称帝后报仇的举动,一定有着其他的理由。

 

为什么刘备要先称帝后报仇呢?可能有人觉得是他贪心荣华富贵,但是这种诛心言论,显然是缺乏根据的。至少在史料记载上,刘备对称帝是持反对情绪的,并且是比较诚实的反对,而非曹丕式的“推让”。但刘备究竟仍是接受了下属的劝进,给活生生的刘协办了个葬礼后便登基上位了。

这种违背原意的决议,其实有着实际的考量,乃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考量,让他有必要做出先称帝然后出征的决议。

 

称帝前两年(公元219年),刘备才刚刚取得汉中,算是暂时站稳了脚跟,真实足以和曹操、孙权成三国鼎立之势。但是比起曹孙的经营良久,刘备对自己地盘的控制力却不足够,不仅如此,与魏吴两国铁板一块的政治格局不相同的是,刘备集团内部显着更加割裂,光是大派系就有“荆州系”、“益州本土系”以及“东州系”,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也是刘备短时间内无法弥合的。

正是因为蜀汉有着如此严重的先天不足,才让刘备不得不时间忧虑大本营的稳定,所以他做任何决议,都应该把稳固大本营作为条件考量。回到关羽兵败被杀一事,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激愤的刘备一定会马上想着报仇,但稍微冷静下来,他就会马上变得稳重,因为他深知一旦贸然行动,能不能报仇还不好说,这片土地,他却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当以诸葛亮为首的群臣劝他不要出征时,刘备才会借着台阶往下走,倒不是他不顾兄弟情意,而是实际逼得他非得这么做。

 

同样的逻辑,刘备在曹丕篡汉几个月后称帝,也是出于稳固人心,以便巩固大本营。古人是很注重“正统”的,曹丕篡汉后,汉统就断了,假如不能在短时间内从头建立起来,一旦人心不再,大汉的号召力也就化为乌有了。

当年王莽篡汉,光武帝之所以能够兴复汉室,便是因为汉统中止未久,人心依然向汉,而蜀汉灭亡几十年后,以“汉室后裔”自称的刘渊再次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帜,就没多少人理他了。可见续接汉统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宜紧不宜缓,刘备有必要尽早做出决议。

恰巧就在那个时候,刘协的“死讯”传来,这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所以在群臣的劝进之下,刘备便半作犹豫地接受了。如同借着群臣劝止的台阶暂缓给关羽报仇相同,此时的刘备,也是在借着群臣劝进的台阶来延续汉统。只有汉统得到延续,民心才能继续思汉,刘备打的“兴复汉室”的旗帜也才正当有力,然后保证了大本营的稳固。

 

虽然是先称帝后报仇,但刘备从来就没有忘记这份仇恨,所以一旦内部事务处理完毕,他就马上亲率大军东征,哪怕自己的身体已经显着不行了。悲剧的是,夷陵之战刘备栽在了毛头小子陆逊的头上,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但至少,他兑现了桃园结义时的誓词,虽未同年同月同日死,却把那残余的人生挥洒在了给义弟报仇雪耻的沙场上。身为九五之尊,却如此顾念兄弟情意,假使关羽泉下有知的话,想必也一定会感激涕零的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