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驯服蒙古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

未知 2022-09-02 09:45

清朝驯服蒙古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

一说到蒙古,我们的第一印象都是骁勇善战,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是强壮的标志,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的蒙古作战极为桀,在明朝时期朝廷几回征伐都没能拿下蒙古,但这样强壮的蒙古却甘愿臣服于清朝的控制之下。

在清朝控制的几百年间,蒙古一向都安安分分的,从未与清朝有过大规模的抵触,也从未有过南侵的记录,那么清朝这样一样在我们印象中十分窝囊无能的朝廷,是怎么做到让蒙古如此听话的呢?

女真族的兴起

其实,猛一说起清朝和蒙古,我们可能并不会把他们紧密联络在一起,但蒙古与清朝的根由能够追溯到明朝时期,两者很早就结成了联盟,其时的清朝还没有成功入关,还只是一个居无定所的部族,在没有定国号之前,这个部族被称为女真族。

 

后来这个部族里出了一个大角色,那便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成长起来之后靠自己的才能统一了女真部落,统一之后,天然就要想办法继续向更高的方位开展,想要向外开展,首先就要掠取资源,所以努尔哈赤就带领着女真族在草原上四处征战。

那个时分的女真族仍是十分拿手交兵的,所以在草原上的征战能够说是无往不胜,努尔哈赤很快就在这片草原上树立了东北地区实力最大的政权——后金政权,但是努尔哈赤的野心显然并不止于此,他将目标放在了中原地区无比富庶的明朝。

其时的明朝现已堕入宦官乱权的内争之中,整个朝野上下一片紊乱,国力现已大不如前,再加上终年与外敌作战,内中其实现已十分空虚了,所以努尔哈赤才会挑选在这个时分趁虚而入,打明朝一个措手不及。

 

与蒙古的根由

不过,努尔哈赤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他很清楚,即便明朝现在再弱,用权力抵挡自己的话,女真族仍是反抗不住的,所以就需求找一个盟友来一起攻击明朝,而他挑选的盟友正是蒙古。

蒙古其时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努尔哈赤树立的政权其实一向都不太安定,他也忧虑当自己攻击明朝之后,蒙古会趁虚而入,把自己的大本营给摧毁,所以要趁现在尽快跟蒙古打好关系,究竟蒙古的战力人尽皆知,他也不想跟蒙古硬碰硬。

女真族是以渔猎起家的,不比蒙古人一向在马背上长大,虽然女真族现已算是骁勇善战了,但蒙古人不管是体魄仍是战斗力,都比他们更上一个层次,所以假如能与蒙古搞好关系的话,不仅让自己没有后顾之虑,还能多一个实力强壮的辅佐,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清朝就以各种手法不断地向蒙古示好,后来两者成功结为联盟,正因为有这样强壮的蒙古军做后盾,清军才能够顺利入关,成立了大清朝。

对待蒙古的手法

清朝刚刚树立之时,其实是满蒙一起掌权的,若是论起真实实力来,蒙古的实力甚至还要大于清朝的军队实力,因此在刚刚建国时,两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对于清朝来说,现已打下了天下,天然不行能就这样拱手让人。

所以蒙古就从昔日的盟友变成了一个心腹大患,需求竭尽手法来稳住他,究竟蒙古对于清朝来说,方位实在过分特别。

 

假如蒙古过分强壮,会要挟到清朝皇室的控制,但也不能过分弱小,究竟其时的清朝还没有站稳根基,还有许多反清复明的实力需求与蒙古结盟一起稳住周边的城市。所以,如何对待蒙古就成了清朝皇帝的重中之重,而后来事实证明,清朝皇帝的这些手法是十分有用的,最少在清朝控制期间,蒙古并没有任何要反的迹象。

第一个便是实施盟旗准则。这个做法十分聪明,将蒙古切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部落,进一步弱化了蒙古各族之间的联络,让他们只能依附于大清朝生存,这就等于把蒙古一下子打散了,蒙古之所以强壮,离不开他们的团结,一旦他们之间的力气被打散,各部落的力气就不值一提了。

所以清朝才会提倡实施盟旗准则,在蒙古大肆册封蒙古王公,还划定了他们的统辖范围,把他们一个个都分离开来,同时这个方针也限定了蒙古的活动范围。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种植地和根据地向来都是不稳定的,一向在四处改变。

 

而清朝的这个准则,就会就把蒙古每个王公的领地都固定在一个地方,让他们不能再到处移动,这也是在削弱他们的战斗力,究竟他们的战斗力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立刻日子,现在不必四处征战奔走,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战斗力天然也会下降。

而这第二个方针便是联婚,这个方针也是起效最快的。这个方针在清朝仍是女真族的时分,就现已开端实施,清朝控制期间有很多的蒙古女子嫁到皇室内部,同时也有很多的皇室公主远嫁蒙古。

所以在现在许多的清宫剧和小说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个姓氏叫博尔济吉特氏,这便是典型的蒙古姓氏,而历史上有名的孝庄太后,也是出自于蒙古,在孝庄太后那个时期,大清朝的后宫是蒙古后妃独大的。

 

蒙古妃的地位会比满妃还要高上一层,便是因为她们背后的靠山很硬,只不过自孝庄太后之后,清朝的皇室逐步意识到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开端有意识地减少高位嫔妃上蒙古妃的比例,所以孝庄太后逝世后,皇宫内蒙古妃的人数就大大下降,即便有也坐不上高位,再也没有如孝庄太后那样的地位了。

除此之外,清朝还会在蒙古内部推行黄教方针,便是一向鼓动蒙古人出家做喇嘛,但做了喇嘛之后,虽然有荣华富贵能够享用,但绝不行结婚生子,不行留有子孙,这种做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蒙古的人口,隔绝他们的战斗力。

 

结语

总之,清朝对于蒙古的控制一向都是怀柔方针,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类似于温水煮青蛙,并且清朝对蒙古王公的待遇是很好的,哪怕是最低一等的蒙古贵族,待遇也比清朝的知县要多许多。

所以有这样好的待遇又有固定的封地,还有荣华富贵能够享用,蒙古人天然也不会想不开,非要与清朝作战,而这样长时间养下来的蒙古贵族现已没有了最初立刻作战的才能了,天然也臣服于清朝的控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