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

未知 2022-09-04 19:39
中国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

今年的超高温天气,将自然的怒火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重工业的发展导致温室效应严重,许多河流湖泊的水位降低到历史新低。好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我们拥有空调和冰镇饮料之类的解暑神器,能够让我们可以在酷暑生存下去。
但是有些老人家为了省电,再热都不愿意开空调,如果说以前夏天一样热,我们也没开,这时候的你可能会反驳到,以前自然环境好,能热到哪里去?

如果从古代正史记载的角度去看,这句话其实是错的,因为古代的夏天,出现过多次高温酷暑天气,那么古代最热的天,有多热呢?古人又是如何去应对的?国家领导者在这个特殊时段,会有什么举措呢?

乾隆八年,超高温天气引发旱灾

古代最热的天诞生于乾隆八年,有多热呢?根据史册记载,最高温度达到了44.4度,放到现在已达到高温红色警报级别。
这场高温对大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当其冲的就是旱灾,农业是非常依赖自然资源的,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让天上无法落下一滴雨。为了拯救庄稼,农民就必须调用附近河流资源,去对庄稼进行浇灌。

可是高温持续了1个月后,河流已经出现了干涸的情况,没了水源,这些庄稼被暴晒枯死。对于农民来说,庄稼收成就是全家的命,卖不了庄稼就没有了收入,来年生存就成为了问题。除此之外,很多乡镇村落本身依附于类似河流湖泊这样的水资源生存的,但是在水资源干涸之后,生存用水也成为了大问题。
在旱灾中期,集中在12天的时段里,就有11400人丧命,其中有小部分是因为在外劳作中暑导致丧生,真正导致大面积死亡事件的,还是因为农民喝不到水,给活活渴死,其次就是瘟疫!

由于死亡规模极大,许多地区因为尸体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出现了腐化的情况,让瘟疫有了空间趁机而入。乾隆八年5月份,南方诸多乡镇都能够看到横死街头的可怜百姓,他们的尸体被蚊虫叮咬,方圆5里,恶臭随处可闻。
许多地方官员安排灾情探查救治,结果前去救灾的人员出现了快速染病的情况,再也无法回来复命。旱灾导致水荒以及瘟疫以及粮食的绝收,消息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听到伤亡数字以及农产损失数据的他,内心倍感恐慌,那么乾隆在此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乾隆处理方式果断,祭祀赎罪,以救济为主

乾隆的行动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祭祀赎罪,第二个是物资救济。为何要祭祀赎罪,按照古代迷信的文化说法,当政者乃是天子,其品行道德必当与天齐平。
若是天下发生大灾事,那就是当朝天子品行不端,触犯天怒,这是上天再给天子提醒。为了能够平息天怒,乾隆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举办了祭祀仪式,请求天神能够降下露水,整个祭祀祈福仪式并不是单纯地在皇宫举行,皇上还要去到民间,顶着高温带领百姓一同按照当时的祭祀仪式走流程。

从身体力行的角度去看,乾隆在这段时间还是非常辛苦的,作为皇上出行必须黄袍加身,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进行高强度的工作。除此之外,乾隆还从富裕的国库中掏出了大量的金银进行资助,命令各地官员开启施粥,让灾区的百姓至少能够解决温饱的问题。
乾隆对救济活动有多重视呢?按正史记载,他的命令在传达了到各个地区之后,还暗中安排了监察人员,去观察执行情况。若是发现有官员执行不合格的,贬官或罢免官职是轻,发现在这个节骨眼还在中饱私囊,行贪污之事的,不是问斩,就是送去流放,行苦役之事。

乾隆面对旱灾的果断救济,从后世之人的角度去看,是延长大清国运之举。在清朝之前,有太多朝代,因为国家高层面对天灾,百姓劳苦之际却还在宫中安然享乐,导致农民起义地方暴乱,国家因此陷入高强度的内耗时段。秦朝末日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都是因为高层对于底层经历天灾的不重视,对于乾隆来说,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乾隆的努力最后获得了成果,在历经了大概三个多月的大旱天气后,同年7月,一场大雨降下,为这次的灾情划上了句号。作为当朝帝王,他在应对灾情时,放下了身架,几乎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但这真的是一场单纯的天灾嘛?乾隆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大面积伐木,让天灾降落人间,古人留下了血泪史

在灾情之前,乾隆对紫禁城进行了深度翻修,此翻修消耗木材数量极为庞大,大规模的砍伐导致自然平衡被打破,成为了导致这次大旱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从艺术文明的角度去看,乾隆的翻修之举,为我们后世之人留下了宝贵的古建筑文化财富,只不过牺牲确实太惨烈了些。
古代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唐朝后期,因为政府高层下令,对北方林木进行大规模的砍伐,导致植被松散,面对汹涌的黄河水,根基不牢的黄河高原在日积月累的冲击下变得松散不堪。

黄河冲破高原封锁之后,下游百姓的房屋农田被冲毁,无数人因为这场水灾被残忍地夺去了生命,黄河流域的灾难不光是一场自然灾难,也让后唐原本就不健康的经济状态变得更加严峻。
古人面对天灾的血泪史,是留给我们后人的警醒书,人类确实是地球食物链的顶端生物,但是不论如何也无法和大自然的力量进行对抗,我们应该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留住青山绿水,造福子孙后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