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为什么比中冠军更高兴?

未知 2019-12-22 14:16
古代中探花,为什么比中冠军更高兴?

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等级最高的就要算是状元,这就等于是考中了第1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按照这样的排名来看,状元应该是最厉害,最受重用的人,如果谁考上了状元,那一定高兴的能蹦上天。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考生们,得了探花的人,会比得状元的人更高兴,而且其他人也更加羡慕探花一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主要是和古代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有关系。

一般来说,科举考试共分为六级,最低一级是县试,然后是府试,过了前两关,被称为“童生”。然后是院试,闯过了这三关,即成为“秀才”。要想保住“秀才”的头衔,还得接受省一级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接下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连考三场后才能高中“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只有闯过了前四关,才能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也要连考三场,才有机会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由此可见,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比现在的高考“独木桥”轻松,甚至还要更难。

从古至今,貌似以外貌来判断人,漂亮的人看到很多眼睛,皇帝也不例外。 除了会面的才能外,皇帝和大臣们当然也会看到很多眼睛,顺便说几句话。 显然,美丽有才华,受到皇帝的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许多人认为他们胜过冠军。 因为皇帝重视会面。

学识过人,姿容俊美,这样的探花是确实在探花宴上大出风头,从这个角度来说,探花是值得高兴,甚至高兴劲超过了状元,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后期的官场,靠的是个人的修行,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中探花的人不担要文采好,还要颜值高,状元一般是驸马的人选,而探花则是各大皇亲国戚争相争夺的对象。驸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天回家还要对着自己的老婆做祭行礼,估计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