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历史人物:高第父子

未知 2020-04-20 10:05
唐山市历史人物:高第父子


唐山历史人物:高第父子(一、弹劾去职,谪居归田)

周景宝

第一次知道"高第"这个名字,是在读了金庸《袁崇焕评传》之后。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横行天下,真是有井水处就有武侠小说。当时金庸作品文坛独步,无人能及。还记得是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册《碧血剑》,虽是盗版,但质量尚佳。书后附有查良镛先生的这篇大作,我一口气读完了,如饮甘饴。九十年代后,大陆出了简体字的"三联版",我又抢购了一套。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无疑是巨擘,作学术文章亦是大腕。在《袁崇焕评传》中,查先生谈到了高第,"是胆小的书生","吹牛拍马的小人",不听袁崇焕的劝阻,执意撤兵。高第字登之,是进士出身,"他考试果然高第登之,但做大军统帅,却是要地弃之"。(1)这话的印象太深刻了,时至今日,令人难忘。

袁崇焕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这是不易之论,无庸赘言。但是一提到袁崇焕,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高第。在其他有关的论著中,亦不少见。其实在袁崇焕一生中,对立面很多,因高第的事例比较典型,类似于提到岳飞,必然要说到秦桧,高第就几乎成了奸臣的代名词了。这是有失公允的。

曾几何时,明末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其名著《夜航船》中,就把民族英雄袁崇焕划到了崇祯朝奸佞一类(6),还有周延儒、杜勋和马士英,共四人。文史大家金性尧先生对此事觉得"不公道"(7),后在《饮河录》一书中还一再提及。(8)其实,在当时人们还未了解袁崇焕冤案真相时,张岱等人对袁崇焕的贬仰,亦是出于正义。

高第,字登之,永平府滦州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9)初任临颍知县。因赈灾救荒,比较廉洁,不久升任大同知府。三十八年又转为山东按察副使。四十一年擢为湖广参政。由于政绩突出,又升山东按察使。四十六年再升为陕西右布政使,很快又转为山西左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高第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令巡抚大同。因体恤下情,口碑较好。二年入京为兵部右侍郎。四年正月为兵部左侍郎,二月致仕。五年二月,起复为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五月晋为兵部尚书。十月,因不服魏忠贤,被令经略蓟辽。但高第贪生怕死,强调关外不可守,未经一战,就尽撤关外锦州、大凌河、杏山、松山之兵,退守山海关。六年三月即遭劾落职。崇祯元年(1628)诏复原官,因年老,暂闲赋在家。二年冬,清军第一次入关掳掠,攻占滦州。高第亦随同百姓,四处逃难(在那样的环境下,高第没有投降。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后朝廷以其逃跑以至城陷为由,逮捕高第。不久又令其谪居无棣(今河北卢龙县南),十二年归于故里,遂建造白云楼,作为东山之墅闲居。高第平生湛于理学,著有《籁真集》《抚云书稿》《太极良知》《蓉溪书屋续集》等著作,卒年八十二,祀乡贤。因高第声名狼藉,《明史》未给他立正传,只在卷二五七后有一条不足五十字的副传。另外,在《湖广通志·名宦传》中,亦有相关记载。

————————

(1)金庸:《碧血剑》,三联书店1994年,第738—739页。

(2)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261页。

(3)阎崇年:《努尔哈赤传》,第264页。

(4)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中华书局2006年,第171页。

(5)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第174页。

(6)张岱:《夜航船》,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7)金性尧:《伸脚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8)金性尧:《饮河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5页。

(9)张廷玉等撰:《明史》二二,中华书局1974年,第6626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