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穿越到清朝能否改变困局?

未知 2020-05-23 14:42
王莽穿越到清朝能否改变困局?

中华文明是以农业为主题框架下的朝代更迭和传承,延续长达千年且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现今还唯一存在的,中国的历史发生过几次社会大变局:
 
第一:商周之变,商朝的氏族部落联邦制崩塌到周朝建立封建制度;
 
第二:周秦之变,周朝的封建制度崩塌到秦始皇建立帝制中央集权时代;
 
第三:唐宋之变,唐朝的豪族社会向宋朝的平民社会过渡,通过科举制度社会开始向平民化方向发展;
 
第四:古今之变,中华农业文明向西方工商业文明转型,新文化运动以及辛亥革命是文明框架和类型的大转型。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大脉络,很多人对清朝会有误解,因为他是最后一个朝代,相信大家对穿越这事情也不陌生了,本文通过这种方式把历史中著名的人物穿越到清朝,看一看他们是否还能如在自己的朝代一样掀起一阵风雨呢?由此将清朝的各项制度与历朝历代做个比较,帮助各位理解清朝。
 
安禄山,安史之乱
 
安禄山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一个人,就是他发动的安史之乱将唐朝由盛转衰的,他官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造反是因为当时唐朝边境压力太大,安禄山就i顺理成章的控制了周围的兵权、财政权、人事任免权,可谓一手遮天的土皇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这事还得从杨贵妃那里说起。
 
 
 
 
皇帝放权
 
《唐国史补》称“安禄山恩宠寝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谑,而贵妃常在座。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
 
《资治通鉴》更是这样说的:“后三日,召禄山于禁中,贵妃以绵锈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
 
其实野史里写杨贵妃和安禄山大胖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没有下限的,但是正史《唐国史补》和《资治通鉴》也如此写,倒不是这些文人一定老实的记载,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这事情添油加醋了,可是安禄山喜欢杨贵妃这事情是绝对不假的,所以你想,一个手握大权的强藩看上皇帝的女人,加上杨国忠一再和安禄山作对,最终逼反安禄山,也正是如此,因为兵谏玄宗,作为同族的远房亲戚杨玉环杨贵妃也难逃一死。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那么如果将安禄山放到清朝会咋样?安禄山在唐朝的职位就相当于清朝两省或三省的总督,那么他还能不和皇帝打报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亦或者想皇帝女人了就起兵谋反吗?答案是肯定不行,因为在清朝前中期,总督之上还有巡抚,巡抚是皇帝派专员专管各省总督的,安禄山连巡抚这关都过不了,更别说想做皇帝的主,所以安禄山放到清朝不可能发生叛乱。
 
新朝太祖王莽,篡汉变法
 
这个著名的“穿越者”必须首当其冲,因为他提出的变法和现代的很多比较类似,所以被网友亲切的称呼“穿越者”,但实际他不是,你只需要了解一下以前朝代的制度,很容易发现他的变法是恢复旧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
 
他是不是穿越者这事先搁一边,王莽篡权这事是绝对发生了的,(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30岁,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王莽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
 
 
 
 
从这份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此人上位的速度堪比清朝的和珅,那么如果把王莽用穿梭机扔到清朝,他的职位相当于清朝的军机大臣,这与和珅的职位是一样的,但是你想,和珅那么有钱加上身兼多种职位,皇帝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他都没能篡位,试想王莽就算来了也顶多如此,因为手里无权,只能给皇帝出点主意。
 
至于想要变法,在清朝的早期一定会被定位结党营私,不是被雍正杀了就是被乾隆杀了,乾隆年间有一个秘密奏折制度,如果你的事情敢给另外一个人说,亦或者被其他人知道了,他们可以提前写秘密奏折揭发王莽的小秘密给皇帝,所以王莽活下来的机率也不大。
 
明朝宦官魏忠贤,一人之下
 
明朝末年的大宦官,魏忠贤万历时入宫为宦官,熹宗即位,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1623年掌管东厂,东厂以及太监可以识字学文化都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永乐大帝朱棣搞出来的,魏忠贤“木匠皇帝”明熹宗时期,势倾天下,当时几乎全体官员都拜呼他为“九千岁”,这些人甘愿当他的“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并且各地督抚竞相为他建生祠,一个人活着就能被建造祠堂,而且是全国性质的,实乃历史中独一份,就连袁崇焕为了巴结他,也给魏忠贤建过生祠。
 
 
 
 
魏忠贤
 
所以这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尽管如此,宦官魏忠贤也不可能杀皇帝取而代之,因为他的一切来源于全部权力来源于皇帝,但是因为明朝是君主专制,如果皇帝死了,魏忠贤立刻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这叫依附皇权,可在此之前的朝代却不是如此。如果把魏忠贤扔到清朝,那么他还能这样一手遮天吗?答案是不可能,因为清朝的太监是真真正正的皇家奴才,所以魏忠贤奇迹在清朝不可能发生。
 
宋朝宰相王安石,上皇帝书
 
说到变法,我们得想到一个人,宋朝著名的“王安石”,他如果穿越到了清朝能够实现自己伟大抱负吗?先不说别的,清朝文字狱是极其严苛的,王安石说过一句话:“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就单说他的这“三不理论”足以让乾隆把他的头砍掉好几次。
 
如果王安石侥幸活下来,他的变法理念能够实施吗?不行,因为所有大事情必须和皇帝沟通,如果你和别人私下沟通,一旦被发现,这就叫做结党营私,清朝皇帝是极其敏感这个事情的,甚至你要是表现出对某一个皇子的亲近,言语中表露出继承人的猜测之语,你可能就身首异处了,清朝雍正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择优在众皇子里选出接班人,所以王安石这个在宋朝经常去别人家里或者朝堂之下议论频繁的人,是没有机会和他人商量实施变法的,因为早没命了。
 
 
 
 
王安石和苏东坡
 
清朝是不允许朝堂上议论纷纷的,像王安石和司马光两派就差在皇帝面前打架的事,绝对不能发生在清朝,因为清朝主要通过给皇帝写奏折讨论国家大事而不是靠打嘴仗,当奏折写给皇帝,皇帝同意了之后,大臣看到朱批后,再写一份公开的文件在朝堂上说:皇帝,我这边有一个建议,皇帝让太监拿上来之后,假装看一看,说:很好很好!就这样办!你看得出来,这其实就是走过场,这是清朝的规矩,你只需要说出你的意见就行,如果皇帝想要和人讨论,就会找到几个重要的大臣一起商量,然后给你下命令就行了,也就是不需要官员们互相商量,这个权力是皇帝专有,以防结党营私。
 
明朝帝师张居正,一条鞭法
 
张居正变法在明朝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元朝的统治和管理特点粗放导致基层官员怎么欺负老百姓,朝廷都不管,这就使得朱元璋一家子受苦受难,于是老朱深刻体会到基层官员的问题太严重了,于是他得拿钉子把所有的规矩都定好,然后把官员也钉上去,谁要是敢晃来晃去乱动,就打死谁!也就是说,朱元璋希望他建立的王朝,是个永远凝固不变的王朝。
 
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以后,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严密的户口和税收制度,全部成册叫做“赋役黄册”,朝廷要掌握非常详细的人口数据,这些档案放在放在玄武湖中央的小岛上,周围是重兵看护,任何生人靠近,格杀勿论,所有的数据每十年全国普查核实,相当于朱元璋搞了个大数据库。所以老朱帝国里任何一个人和土地朝廷都要掌握。目的就是要把地主和官员能钻的所有漏洞都堵上,谁敢钻制度的空子,他决不轻饶!
 
 
 
 
朱元璋
 
后来有一次因为官员的偷懒,为了省事,先把白纸盖上红印再去填写数据,被朱元璋发现后,下令所有管理章的人全杀,这一下就杀了上万的宫员。他对待污案更是如此,朱元璋抓住就使劲查,并且任意扩大,把很多没错的人也抓起来杀了,杀了好几万人。在整个官场就掀起了恐怖情绪,杀到最后激起公愤,朱元璋一看没办法,你们既然愤怒,我就把愤怒的人全杀了,前辈把办这个案子的无辜官员也都给杀了。
 
试问,这样的太祖放在前面,后代的皇帝该是怎样的心态?朱元璋说过不允许把他的皇明祖训等内容更改一个字,后代的皇帝都是奉祖宗之法去做事,这一点借鉴于宋朝的皇帝经常立新法,官员们则热衷变法争论,最终导致皇帝的权力不够集中,国家的动员能力不够强大,所以朱元璋希望后代一定要守成,为此朱元璋甚至在上茅厕都要想着以后如何让自己的后代上茅厕的时候小心,如何的蹲坑才是最安全的,蹲坑的时候手里得拿个棒,以防止有刺客来暗杀等等,朱元璋居然都给后代做了详细的规定,所以变法这事情在明朝不太现实,可是社会发展,朱元璋时代的东西总不能一直用下去吧?换一个词自然就温和了些——改革。
 
说到改革,张居正肯定得出场,你今天上班得准时准点打卡,就算今天没事情做也得来岗位上乖乖呆够规定时间,如果迟到早退就扣工资,并且月末还要绩效考核,考核不过关就扣工资甚至是降职。这事情最早就是张居正搞出来的,当时他为了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让吏部,兵部把知府以上的文武官员姓名,籍贯,出身,资格书于屏风上,严格考核其政绩,功过,考核结果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通过考成法提高了行政效率。
 
 
 
 
张居正
 
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该变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那么把张居正放到清朝会是如何?他是内阁首辅,清朝清朝内阁,主要官员定为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从一品;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均为从二品。内阁大学士自定为正一品后遂成为有清一代最高的官员,犹如历代的宰相地位极为尊崇。每一大学士均有殿阁头衔,如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被尊称为“中堂”。
 
但是内阁的权力却不是很大,特别是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所以张居正想要在清朝改革不如明朝那么说一不二,并且朱翊钧(万历皇帝)登基做皇帝的时候还是个十岁的孩子,而张居是进士出身,学贯古今,才华横溢,受当朝太后的赏识,就委任其为小皇帝的老师,说是孤儿寡母当政,实际其实上是张居正说一不二。
 
但是这事情放到清朝是不可能的,即使官员权力再大也比不过摄政王和亲王,比如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六岁登基,年号顺治,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福临亲政。张居正即使再厉害,比起皇帝家的亲戚还是不行的。
 
唐朝太宗李世民,玄武之变
 
说到李世民我们很容易想到雍正上位的历史,皇子之间的血雨腥风实在让人不知作何评价,于是为了避免皇子之间互相争夺权力甚至搞政变,避免大臣结党与皇子勾结密谋,避免大臣们在皇帝生病的时候急于巴结太子和皇子,雍正搞出了秘密立储制,雍正不死,谁也不知道接班人是谁,只能靠猜。
 
这种相似经历也发生在唐朝的李氏家族,这些皇子们也不消停。626年7月2日,唐朝皇帝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要是把李世民扔到清朝,他绝对不可能发动政变,为什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