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有多完善?

未知 2020-09-20 16:24
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有多完善?






《知否》当中温润如玉的小公爷齐衡不仅外表出众,而且文采飞扬,是盛京多少千金小姐理想中的夫君人选。在电视剧中有一大部分是在讲几大男主人公求取功名的戏份。

第一次科考小公爷落第,观众们都觉得愤愤不平,可是反观剧中,包括明兰的反应都是很淡定的,似乎在他们看来小公爷这次落第才是正常的,下一次科考必定高中。

为什么剧中的人物会对小公爷的落第这么坦然呢?这里面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科举呢?这个时期的科举都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一、时代背景

《知否》并没有特别指明是发生在哪个朝代背景下的故事,但是从人物的衣着装扮,故事情节雷同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这明显讲的是在宋朝发生的故事。

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作为承上启下的皇朝,他们沿用并改进了前朝很多制度,特别是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朝代,到了宋代能够得到完善成熟,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1、隋朝雏形

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一项重大突破,开始打破管理层格局,让普通人也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进入高层,但是隋朝的制度只是个开端,随着隋朝的覆灭,让统治者的期望告终。




2、唐朝腐败科举

唐朝名义上引进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但是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唐代的科举制度其实更像是一种摆设,科举制度相当腐败。比如像李白、杜甫等人,他们非常有才,但是想要进入仕途,还必须要有世家名流的推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引进。

杜甫、李白这种还是原本出身世家,后来家道中落,在社会上还能认识一些名人进行引荐,而那些世代都是平民的学子就非常困顿,难以走进高门。

而且唐代到了后期,朝廷腐败,皇帝喜欢用华丽、歌颂的辞藻来掩饰已经濒临瓦解的政权,所以真正有见解、能够分析时事利弊的学子是无法被重用的,这个阶段的科举制度只能说是名存实亡。

如果按照唐代的制度发展下来,到了宋朝,像小公爷齐衡这样的人物是一点也不用担心当不了官入不了仕途的,可惜的是,宋太祖时期对科举考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科举制度在宋朝起死回生,走向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高端。





二、宋朝新颖的科举制度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抑武扬文,对于武力,他希望能够让中央完全掌控,以免再冒出第二个“赵匡胤”,他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扬文这方面,就是鼓励更多的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所以当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了每个学子屡败屡战的心灵鸡汤,一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参加高考、国考、省考的指南针。

那么除了这些精神上的慰藉,宋朝科举考试制度还进行了哪些变革,能够让这么多学子前仆后继的加入到科考阵营呢?





1、糊名制度

现在不管是参加什么考试,在考卷的左边都有一条虚线,监考老师会提醒大家,在答题前一定要将名字、号数、学校都写上,这是因为考卷收上去之后会将名字这个地方用纸封住,改卷老师也不知道这是谁的卷子,就没有作弊的嫌疑,这个做法最早就是源自宋朝。

宋朝初期科举考试风气并不好,通过走关系将卷子分数提高的做法已经很严重,到了宋真宗时期,就采用了“糊名制度”,刚开始范仲淹等人都对这个制度进行反对。

他们反对的原因还是值得考虑的,就好比我们现在也有种说法“发挥失常”,平常吊儿郎当、文采不佳的人,要是考试的时候突然运气来了,刚好考到的题目就是平常练习过的,那么这不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歪打正着的机会?而平常学习好文采佳的人则被涮下来了?




这个反对声音确实让宋真宗犹豫了一会,可当时没有比这个办法能更好的扼制不良风气,因为改卷主观意识太重了。最后在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糊名制度被认为是最公平的方法,有基础有才学的人临场发挥怎么会太差呢?

当然,也有人利用在卷面上做记号给考官暗示,毕竟当时在朝为官,拉扯几个自己的学生进入仕途,对有名望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因此后来宋朝又想出了个办法,就是每次考完糊名之后进行编号,然后将试卷上的内容一五一十全抄一遍,所有的作弊手段都被销毁了。

据说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苏轼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欧阳修作为主考官的时候,学生曾巩是他的得意门生,欧阳修在阅卷的时候看到一篇极为出彩的文章,就认定出自曾巩之手,于是大笔一挥评了第一名。

可是没想到拆卷的时候,发现这居然是苏轼的文章,当年的小插曲让苏轼顺利进入三甲,入了仕途。可见糊名制度确实是最公平的改卷方式,因此到现在一直被沿用,是有其无法替代的道理的。





2、议论文成为当红炸子鸡

相对于唐朝以前科举考诗词歌赋的做法,到了欧阳修时期,文风有了大改变。欧阳修本身就喜欢议论文,擅长写对时事进行有利辩解的文章,他认为读书人本身从小就是由诗词歌赋入门的,谁不会写几首诗歌?这有什么好比的?能够从书中悟出对国家有利的道理,这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所以,小公爷齐衡落榜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辞藻虽然华丽,文笔优美,但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从小养尊处优的他在议论文上明显就有了劣势。



3、抑制和鼓励

(1)抑制

相比较隋唐时期的门阀世族之风,宋太祖一登基就采取了抑制政策,对于豪门世家的子孙采取二次考试的制度,也就是说,这些世家子孙或者是官员的孩子都要进行登记,参加科考之后,如果入围了,还要面见圣上再进行一次考试。

这样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作为皇帝还可以根据当时的政治情况,对朝中得势官员的亲属采取抑制的措施,所以,对于有背景家庭的孩子想要考上就更难了。

小公爷在当时的情况只落榜一次已经算是很好了,这也是为什么宋朝有些官员的孩子根本就没入仕途,这中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2)鼓励

宋朝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边远地区学子采取补贴制度,来自其他省份的考生拥有一张入场券,在进京考试的途中可以免除住宿费、食宿费,一路补贴到京城,这燃起了成千上万贫寒学子的雄心壮志。

这些远道而来的贫寒学子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力,让原本有家世优势的小公爷这样的豪门子弟竞争对手倍增,同时也给朝廷带来了更多有用的人才。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创新和突破,宋朝的科学、经济才有了飞速发展,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科举制度是历史上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小公爷那样的人才,面对这么残酷的选拔制度也只能更加努力,来年再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