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之后,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未知 2020-10-03 10:31
为何宋朝之后,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一个个都不学历史吗,河南大平原地带,四战之地,无险可守,需要屯驻大量士兵拱卫京师,压力太大。

河南地区不具备大一统帝国的统治。历史上,河南的大一统只有两个,那就是东汉、西晋。这两个是什么样子?一个导致了三国争雄,一个更是引发了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分裂。建都河南的政权,包括洛阳、开封等,要么是暗弱王朝,要么是分割政权。宋以后都是什么王朝?元、明、清、民,都是大一统政权,怎么可能在一个不适合大一统政权的地方建都呢?

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难道史学家的评论不独到,不中肯。是空穴来风吗?洛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抹杀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就是篡改历史,背叛历史。试问洛阳的山川地理,气候自然条件,宜居宜住,综合评估在全国也没几个地方能赶上洛阳。酒香不怕巷子背,发展洛阳经济,崛起中原,出彩中原,其辐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非它处可比。

得中原者得天下,兴中原者兴天下。洛阳兴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之千秋大计。支持洛阳,关爱洛阳,倾斜洛阳,再造洛阳,一个区区中原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太小家之气了。跻身国内一线城市,创建国际大都市,让洛阳名副其实,名至实归,才是振兴中华的根本所在。

南宋是被迫去的杭州,元是因为北京地理接近蒙古老巢,气候相近; 朱元璋团队基本上淮西子弟,南京经营多年,根基比较牢固; 清朝和蒙古相似,离老挝近。 要知道古代通信,交通和现在没法比,所以政权初建只能选择根基牢固的地方。 从古至今建都河南都是最好的选择!

农业社会,气化的变化,人口的增多,经济重心的变迁,政治的需要以及统治者的发源地都是影响因素。比如从西安开始,人口增多,农业发展缓慢,周围环境的破坏,加上中心城市战乱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各王朝开始转移到洛阳,再到开封,再到北京,到南京,再到北京。杭州是个意外,没地方逃了,偏安这里。北京靠近元朝清朝的发源地,又有古都的基础。

从元开始就定都北京,虽然迁过几次(南京一次)但冷兵器时代主要防卫的就是游牧民族,那么出于这个考虑,到了明朝的时候才出现了迁都北京的举动,也是著名的“天子守国门”事件,北京占据的地方确实离游牧民族更近,出现什么动乱能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河南古都是多,但大多数都是地方割据政权,没有全国的意义。河南四个古都,只有东汉西晋是全国性王朝,即大一统王朝。而西晋因平安时间太短,又无建树,所以往往被归入乱世,称魏晋南北朝。所以古人说: 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当取天下之时,河南所在必争,及天下既定,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勢矣。

 

尤其是明朝,本人也对那个所谓的天子守国门一说报以怀疑。国都建在毫无战略纵深的边界,不仅耗费超大量国力来供给国都,而且和边境争夺军事资源。 明朝时期综合起来最合适的建都地就是洛阳,这也是朱元璋过活着时候认可的。他当时派太子朱标去长安和洛阳考察,回来后就认为洛阳最合适,可惜朱标没多久就病死了,迁都一事也就耽误了。

 

加上精锐征伐高丽,从国力上来说隋朝没有灭亡的迹象,不然也不可能在唐朝建国后粮食吃到太宗李世民年间。客观来看,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只是隋炀帝没有坚持过那段动荡期,如果把他的修运河,征辽等几件事情按部就班以十年为周期来办,那么等全部完工就是金城千里的大帝国,客观来说,隋炀帝战略眼光一流,雄才大略,只是没有百分百脚踏实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