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为何没人敢杀她?

未知 2020-10-14 16:33
 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为何没人敢杀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女人非常独特,他们分别是武则天和慈禧。在封建社会中的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女性根本就没有崭露头角才华的机会,但是武则天和慈禧却成为王朝的统治者,令人不得不惊叹。



武则天在年仅14岁的时候就入宫,当时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太宗将武则天册封为才人,赐号"媚娘",所以武则天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武媚娘。

武则天的发达之路起始于唐高宗时期,刚开始的封号是昭仪,后来一直变为皇后,再到后来的时候,武则天的地位逐渐提高,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并称为"二圣"。



再到唐中宗和睿宗时期,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听政,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武则天终于跨出了最后一步,登基称帝。武则天登基后称为武周皇帝,武则天创下很多记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经登基称帝的女皇帝,也是年龄最大的登基皇帝,同时武则天活到了82岁,也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命皇帝。

在公元705年的时候,武则天已经病得厉害,基本就是卧床不起的状态,当时在武则天旁边侍奉的是张易之和张宗昌两人。当朝宰相张柬之与多位大臣合谋,以张氏兄弟谋反为借口,带着禁军冲进武则天的寝宫之中,逼迫武则天退位,在历史上被称为神龙革命。



武则天将皇帝位置还给李唐,从此之后,太子李显登基成为历史上的唐中宗,这也标志着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时期结束,唐朝重新回到李氏家族手中。

唐中宗李显登基之后,将武则天时期的制度全部推翻,恢复到李唐时期,比如百官、文字、服色等等。

武则天退位一年就病死在上阳宫,在第二年的时候与唐高宗合葬在乾陵,皇帝称号也被取消,被称为"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的墓前立的是无字碑。



因为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所以当时的人们心中是非常不认可的,只是屈服于武则天的权势,大家都是心中有怒却不敢说出来。尤其是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大多都是表面上服从武则天,心里却是想念着李唐王朝。

对于武则天来说,她自然也是知道大臣们的心理,所以她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将心中的无奈全部都用无字碑来表达,相信功过之说后人自有定论。



在唐中宗时期,多次有人上奏将武则天的家族全部赶尽杀绝,但是唐中宗因为心地善良柔软,所以始终没有对武则天的家族动手。在唐中宗李显之后,李旦继位登基,李旦对于武则天的家族没有任何感情,他痛下狠手将武则天家族的人几乎斩尽杀绝。

在武氏家族中有一个人特殊幸免,此人就是武攸绪。武攸绪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自认放荡不羁爱自由,当年武则天封他做王爷,但是他感觉受到约束不自在,所以就放弃高官厚禄,到深山老林中修炼。



在唐中宗李显继位后,也将武攸绪叫回来做官,他依旧还是老思路,当官没多久就逃了。等到李旦登基为皇帝的时候,武攸绪已经辞官多年,李旦对武氏家族赶尽杀绝的时候,不仅留下了武攸绪,而且还降下圣旨大大表扬了一番武攸绪。



从李旦的差别化态度可以看出,李唐并不是对武则天有多深的仇恨,而是惧怕她的家族重新争夺皇位,因此对于没有篡权夺位危险的人,李唐家族并没有斩草除根。

其实武则天在之前已经告诫过自己的家族人员,要求他们行事低调,但是武氏家族的人正处于无限风光之时,所以把武则天的忠告当作耳旁风。结果到最后,贪恋权势的人都被先后处死,武攸绪成为武则天家族中唯一得以安度晚年的人。



武则天在做皇帝期间还是有些明显贡献的,武则天与唐高宗一起打压士族,转变为皇权服务的风骨,加上武则天登基称帝也是在唐朝几代皇帝的帮助之下,只要武则天没有反抗的心思,所以并有处死她。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为何没人敢杀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