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小学,掀起抗日爱国风暴

未知 2020-09-11 14:23
一间小学,掀起抗日爱国风暴

茅畲乡位于黄岩区西南部,东连沙埠镇,西接平田乡。这是一个偏远的乡村,但在抗日史、党史中,这里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茅畲的红色故事,从一所小学开始。






茅畲小学,一个不起眼的小学堂,却成为那段激荡岁月中的“红色大动脉”。它的存在与发展,引领着抗日的风潮,壮大了共产党在台州的实力。

大志天大,小学不小

1934年的一天,一个陌生人走进了茅畲小学。从他跨进这间小学堂的那一刻开始,黄岩的革命史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当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位从上海返回家乡的“先生”,真正的身份是中共党员。

他叫林泗斋,表面身份是从上海归乡的知识分子,实际上,他在上海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叛变”。1932年,因为组织内部有人叛变,位于上海的党组织需要紧急转移,此前一直以开缝纫店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的林泗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回到黄岩后,他决定用小学教师的身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偏僻的茅畲小学,邀请这位乡贤担任校长。林校长一上任,就为这间小学堂定下了“大志”。

林泗斋推崇教育家陶行知的办学思想。他很赞赏陶行知办晓庄师范的宗旨,请书法家陈叔亮在学校门口写了“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创造的精神,艺术的兴趣”20个大字,作为茅畲小学的办学宗旨。

林泗斋用一句响亮的口号以及一系列出彩的改革,让茅畲小学的老师们群情振奋,充满雄心。

他告诉老师们,教育工作是大事,要求大家“不做教书匠,要做灵魂工程师”,同时规定工资待遇一律平等,建立一周一次的教务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还建立全校学生自治会和各班班会,使学生的事基本上由学生自己解决,让教师腾出时间来用于自身的学习。

林泗斋的特殊身份,注定了这间重视“灵魂”的小学在乱世中的不平凡。时值日寇入侵中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紧接着,在6月份,林泗斋在学校成立了“茅小救国会”。

谁都没想到,这所小学堂成立的救国会,竟然真的唤醒了当地村民“救国”的壮志。

茅小救国会成立以后,林泗斋大张旗鼓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老师们搜集材料,编写儿歌、山歌、快板、花鼓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本,组织学生走向村头街坊,演唱宣传。

抗日救亡的歌声在山乡回荡,抗日救亡的标语和墙报遍布街巷村舍。

每逢茅畲集市日,老师们上街发表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讲;学生们则在集市演出《十杯酒》《五更调》等表现妻子送郎参军抗日的小演唱。学校对高年级学生还进行军事训练,在校后沙岗上的丛林里学“打游击”。学生林珂还在报刊上发表过关于抗日的文章。

茅小救国会的各种活动,使整个茅畲沸腾了起来,抗日救亡的观念深入人心。

无形的战场在于民心

提到抗战,人们总会想到战场上的烽火、军人们的牺牲,而本质上,真正的对抗,根植于人的内心。

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国家的血管中,才能与同胞共进退、同凉热。

林泗斋当初在学校喊出让教师们成为“灵魂工程师”的口号,于抗日战争期间,真正发挥了作用。老师们全身心地施教,学童们全身心地思考。这群师生的行动,和前线的战士们一样充满力量。

茅小每天有晨间集会,全校师生共商时事,加深对日寇入侵、大片国土沦陷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认识;学生们还举办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

自1936年下半年起,小学带动了乡间的爱国运动进程。

林泗斋认为,要提高劳苦大众的觉悟,首先要扫除文盲。他采取办夜校及动员高年级学生送文化上门两种形式,开展扫盲运动。当时,他在浦洋、茅畲两地办起农民夜校,由茅小教师轮流任教,教农民读书、识字,向农民宣传革命理论。

他要求学生当“小先生”,选拔高年级学生到村舍、田头,向偏僻山乡的广大农民宣传,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同时,他提倡学习新文学,订购进步书刊,与校外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开办妇女识字班,传播革命思想。他还组织编写了两本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识字课本,供农民夜校和“小先生”宣传用。

学校每天下午下课后,中、高年级学生到街头、村舍、田头去办小识字班,或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活动,把自己当作“小先生”,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茅畲山乡一片书声琅琅,出现了读书学文化的热潮。

“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茅小救国会的声名,很快远播黄岩乃至台州各地。

在救国会成立半年之后,茅小“儿童参观团”诞生了。正是这个参观团,让茅畲小学抗日爱国的热量,传到了台州各地。

参观团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批准产生。报名相当踊跃,但限于经济条件,最后只确定了林珂、牟端兰等7名学生。人员确定以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短期培训,准备宣传资料,写好演讲稿。

1936年12月,“儿童参观团”从学校出发,去了黄岩县城、海门、路桥、泽国,最后返回学校。

参观团抵达的第一站是黄岩的寺后巷小学。在那里,他们受到该校师生的热情接待,参观了校舍设备和手工劳动陈列室,与这里的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按照预定路线,参观团乘轮船到达海门,参观了东山中学。参观团被安排住在学生宿舍,校方还专门腾出一间小会客室,作为参观团早晚活动的场地。

参观团在海门活动期间,适逢1937年元旦。海门各界在大校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参观团也应邀参加,并推派代表在大会上演讲。

14岁的林珂从容登上主席台,她用还显稚嫩的声音,喊出了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的呼声:“全国同胞团结起来,共赴国难,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黄岩革命中心

抗战时期,茅畲小学成为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所在地,县委在这里领导全县中共党员及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及抗日统战工作,茅畲小学因此成为当时黄岩革命的中心。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灭亡全中国的侵华战争。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原先被国民党作为“政治犯”投入监狱的共产党员相继获释,当地隐蔽起来的老党员也重新接上组织关系开始活动,为黄岩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7年11月,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张崇文来台州负责党组织的重建工作。张崇文到台州后积极开展活动,对黄岩县林泗斋等党团员进行考察,恢复组织关系,并发展新党员。

12月,张崇文在临海城内家里召开有临海、天台、黄岩、温岭四县代表参加的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中共台州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各县工委,同时成立海门特别支部。黄岩工委由林泗斋、林尧、周思远三人组成,林泗斋担任书记,并任台州临工委委员。林尧任海门特别支部书记。

1938年元旦前后,林泗斋出席了在温州召开的温(州)、台(州)地区救亡团体联席会议。会后,他来到九柏园头“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温州办事处”,会见了负责人吴毓。

2月,闽浙边临时省委派吴毓来黄岩了解党组织情况。鉴于黄岩党组织已发展到当时属临海县的海门区,吴毓在黄岩城内林尧家里召集黄岩工委成员开会,将黄岩工委改称黄(岩)海(门)工委,委员为林泗斋、林尧、周思远。于是,黄海工委同时受闽浙边临时省委和浙江省工委的双重领导。

到了三四月间,闽浙边临时省委派组织部长谢文清和陈阜、张忍之来台州接收张崇文发展的党组织。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闽浙边临时省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统一领导全省工作。省委决定在各地区成立特委,中共台属临时特委成立,特委机关设在黄岩城内林尧家。

也是在这个5月,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黄岩县委成立。

为茅畲小学定下救国大志的林泗斋,告别了“校长”这个让他感慨万千的身份,就任黄岩县委书记。

林泗斋最初选择茅畲小学,是考虑此处位于黄岩西乡,四面环山,离县城较远,国民党统治势力相对薄弱,方便开展革命活动。而经过几年来的爱国教育,群众眼里的“林校长”也是最有说服力的领导。因此,县委机关就设在茅畲小学内。

县委重建后,当地党组织发展迅速。在两年多时间里,建立起7个区委和1个特支,全县共发展了65个支部、520名党员。

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黄岩县委还建立了黄乐边抗日游击队,此外还开办进步书店,组建救亡剧社,领导开展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利用政工队、救亡室宣传抗日,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为抗日根据地输送干部。

黄岩县委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这一切,都与“茅畲小学”这个奇妙的空间紧紧相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