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未知 2020-06-23 13:54
提升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近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大力创建10个国家级、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批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一批创新模式得到推广,一批现代化项目顺利实施,一批科研项目落地生根,示范引领了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一、政府高度重视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批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辐射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增长极。连续2年将示范区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省政府跟踪督办,每季度汇报建设进展情况。农业厅每年召开1-2次示范区建设现场会议,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推进。示范区各级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加快推进。

二、加大投入力度

创新财政和金融协调支农机制,引导推动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一是统筹整合资金。农业厅从2013年开始,统筹整合省级财政资金,实施现代农业“十大工程、五大体系”,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2个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近10亿元。二是积极争取扩大农业信贷投放。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广东分行、农业银行广东分行签订了农村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发展融资服务平台。广东农业银行“三农”贷款达950多亿元,广东邮储银行为近100万户的农户发放了小额贷款。三是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基金。省财政出资1亿元,募集放大社会资本10倍,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委托粤科金融集团进行管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优先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四是组建广东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省财政首期注资10亿元,通过采取“担保+补贴基金”形式,为农业尤其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五是开展政银保试点。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免抵押贷款。我厅实施农业合作社政银保项目,2013年-2014年省财政资金共投入1.5亿元,撬动金融资金14亿元。2013年以来,12个示范区累计总投资111.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0.6亿元,省财政9.75亿元,市县财政7.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及企业自筹资金93.3亿元。

三、改革创新机制

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责任制度,示范区所在的市县政府成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明确了政府主体责任,加强了组织领导。二是下放管理权限。将项目立项审批和实施管理权下放到示范区所在地政府,实现责权利一致,发挥好当地政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资金使用精准性和工作效率。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河源灯塔盆地、开平、梅县、惠城、仁化等示范区均成立了管委会,组成团队进行管理。四是重点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2015年省农业厅和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合理界定和规范设施农用地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补充通知》,细化和完善了设施农用地备案制度,促进了设施农业等一大批项目落地。河源灯塔盆地示范区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解决了核心区600多亩建设用地指标,加快了核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四、发挥协会作用

2015年成立了广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协会,农业企业踊跃参加,协会成为政府和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成为示范区交流合作的平台。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开展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加强行业自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五、强化督查考核

一是加强跟踪督办。建立督办台账,跟踪工作进度,协助解决问题,加快建设进度。二是加强年度考核。每年年底聘请农业经济、财务审计专家组成考核组,对各个示范区进行综合评分,并向全省通报考核结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发挥专家智囊作用。2015年成立了广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家组,组成专家团队,分组分片挂钩,明确任务分工,加强技术支撑和指导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