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秦东农业更有范儿

未知 2020-10-22 16:18
创新,让秦东农业更有范儿




这注定是一场要写进渭南农业发展历史的盛会,以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主题,200余家农业领域头部企业汇聚一堂,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最新成果,把脉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渭南经开区中国酵素城全景。

这注定是一场将改变渭南农业发展观念的盛会,聚焦农民增收,将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结合起来,探索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这注定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盛会,作为渭南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要素最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博览会,借以丰富多彩的展览内容、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服务好每一位“新农人”。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战略,展示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吸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旗舰产品汇聚渭南,助推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更快建设“关中食品营养健康谷”,10月24日—25日,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博览会将在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渭南农业将以这次博览会为契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青岛啤酒渭南有限公司全景图。

农业大市要变农业强市

农为天下之本,本固方能邦宁。

渭南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渭南因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农业资源而成为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生产基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称。同时,渭南特色农产品品种多,市场前景广阔,已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苹果之乡”“酥梨之乡”“红枣之乡”“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和“花椒之乡”,也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基地。2019年,渭南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6.8万亩,产量226.86万吨;水果面积302.5万亩,总产量337.88万吨;农业增加值达到338.82亿元,为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渭南农业的功能也从粮食和原料供给向农民就业增收、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拓展。与此同时,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资源开发不合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日益加剧。

搭建交流平台,亮出金字招牌,增添发展活力,是推动渭南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必然举措。


中垦华山牧乳业。

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博览会犹如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首次展示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成就;首次展示渭南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首次展示渭南农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本次博览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擦亮渭南农业金字招牌,推动形成现代农业发展观念,对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产品加工引领高质量发展

6月30日,在2020年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座谈会上,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西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高点谋划打造“关中食品营养健康谷”,全力助推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孵化营养健康食品个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地处渭河北岸的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渭南市倾力打造的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也是陕西省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省级食品产业示范园区、省级植物提取物出口基地、国家酵素研究应用中心。作为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博览会的举办地,可谓名副其实、当仁不让。

梳理渭南经开区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个因农而兴的省级开发区,见证了关中东部农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最初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后来形成粮果蔬菜加工、肉乳制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产业发展区;如今,以农产品加工为依托,正逐渐形成以食品酵素、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和营养食品产业聚集地。

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工作,将渭南经开区打造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地,吸引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领域龙头企业和旗舰产品落户,并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特色、食品营养制造等大健康产业为引领、“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成为渭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渭南经开区立足市域实际,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坚持差异化发展,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寻找突破,积极培育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大中小一张图”的完整产业集群。目前,渭南经开区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39%以上,随着中垦乳业、青岛啤酒、安达信生物等项目的扩产释能,五得利面粉、恒久源生物、佛林酵素等一批涉农重点项目的建成投运,农产品加工产业将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铁从渭南经开区一片绿园上方驶过

在此次举办的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博览会上,渭南经开区农业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得到进一步展示,关中食品营养健康谷、中国酵素城等涉及农产品加工的项目将得到集中推介,通过展会牵线搭桥,促进招商引资、实现提质增效。

“三办”“三员”优化营商环境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渭南经开区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五得利面粉项目现场,建筑主体已经全部完工,设备安装进度达到80%,年底即可竣工投产。两年前,当五得利集团在渭南经开区开始建设新生产加工基地时,渭南经开区“特事特办”,打破常规,启动“容缺”机制,一天时间便为企业成功申请了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项目建设上动力十足。

五得利面粉项目的顺利推进只是渭南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渭南经开区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对靶”施策、精准发力,在“三办”(马上办、创新办、集成办)服务理念上,推行“三员”(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员、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员、重点项目五星服务员)制度。全区每个部门设立1名营商环境专员、每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配备1—2名五星级服务员、组建了58人的区办村三级帮办代办员队伍。同时,渭南经开区先后选派72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10个省市重点项目和59个中央及省市驻区企业、规上企业担任驻企指导员,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专人提供工商注册、项目备案、手续审批等全程代办服务,实现“墙内事法人办,墙外事管委会办”的服务格局。到目前,累计为辖区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000余件,融资13.02亿元。

不仅如此,渭南经开区还通过“邻里之间”党群平台,园区产业、企业实际,先后组建商贸物流、酵素产业等5个服务非公企业党建联合体,创新推行“提案议事制”,通过收集提案、现场议事、跟踪督办“三步走”,制度化引导部门单位服务下沉,规范化为企业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的现状,渭南经开区建立了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市、区级专家工作站相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酵素产业协会副会长石惟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雷红涛等专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国渭南农产品加工博览会的召开,无疑将是对渭南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成色的一次检验。

“渭南农博会就是这样一个窗口,做得好不好,拉出来亮一亮,比一比,我们也将用好这个平台,展示新形象,取得新成绩。”渭南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晓军说。

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这些天,位于渭南经开区的陕西乐丽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显得格外忙碌,随着订单的增多,公司一边组织生产,一边在渭南的水果主产区奔波,采购生产所需的高品质水果。再过两个月,这些高品质水果就将“变身”为俏销高端市场的生物酵素。

酵素只是渭南经开区通过农产品加工带动产业兴旺的一个缩影。

在渭南经开区,每年仅酵素产量就在10万吨左右,所需各类农产品30多万吨,通过原料采购、订单种植等方式,有效盘活全市水果主产区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渭南经开区还拥有粮油肉乳、农资农技、农服饲料、啤酒等涉农规上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农产品加工量达到百万吨量级,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和成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模式,成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手。

在渭南经开区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食品加工产业被放在重要位置,明确了以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建设为核心,聚焦食品医药、商贸物流、都市休闲三大板块,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餐饮与传统食品工业化制造、食品生物制造、营养健康食品智能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推动建成关中食品营养健康谷。同时,结合农产品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实际,编制完成《渭南经开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渭南经开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推动形成三产深度融合、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有力、环境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渭南农博会举办场地,申华汽车博览园。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渭南农博会关注的目光也扩展至更深远的层面。在本届农博会期间,不仅注重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还将举办食品加工产业研讨会、酵素产业研讨会等,通过搭平台、架桥梁,实现新信息、新品种、新技术合作交流,让新动态、新理念、新模式推广互动。

现代理念与传统产业激烈碰撞,大健康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产业交相辉映,产品展销与招商引资精彩上演……10月24日—25日,相约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博览会,共同见证渭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开启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