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展现兰州文明新风尚

未知 2020-11-22 10:53
新农村建设展现兰州文明新风尚

红古区花庄镇苏家寺村:

不遗余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文明委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我市红古区花庄镇苏家寺村榜上有名。喜讯传来,该村村民群情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再接再厉,不遗余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月21日走访,记者了解到,苏家寺村总户数186户,总人口729人,农业主要以精细蔬菜种植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4%以上。现有高起架大棚116亩,各类专业合作社3家,其中养殖业1家、其他2家,分别是兰州市红古区花庄三鑫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红古区守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甘肃金兰高原夏菜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成为这座村庄的致富门路。

农田增收的众乡亲,也致力于美丽家乡建设。大家有劲拧成一股绳,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实施兰州市“小康村”建设项目、环境整洁村建设项目和“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向前迈进。


该村瞄准“深化全国文明村、打造经济富裕村、构建社会和谐村”发展目标,发挥本地优势,打造优美乡村环境,近年来,组织实施了苏家寺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7.5万元,清运垃圾2500立方米,新建荷花池护栏161米,铺设小花园道牙石310.32米,粉刷墙面476.33平方米,实施墙面美化105.15平方米、墙体带帽125米,新建浮雕56.16平方米,维修破损巷道1174.9平方米,铺设人行地砖286.28平方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村上还结合小花园建设情况,栽植黄杨、四季玫瑰、海棠等绿化苗木8000余株;新建凉亭2座,休闲廊架40.5米,小花园215平方米。这样一来,村民们生活在了“花园”之中,不亦乐乎。

村民积极参与,全村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清洁环境、美我家园卫生月”等活动,每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老年人活动,每月开展脏、乱、差集中整治行动,大家齐动手、全民齐上阵清理家里家外、村内村外卫生,始终保持村容干净整洁,鼓励人人都要争当文明人、户户都要争当文明户。

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倡导文明习惯养成,制订村规民约,成立了群众办理婚丧事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由村党员干部和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按照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要求,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宜办理流程,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儿媳”等系列创评活动。积极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5户。

众村民热衷开展志愿服务者服务活动,建立了以村“两委”班子、党员等为主要力量的志愿服务队,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每月组织志愿者深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困难家庭,送去慰问物资,与他们聊天谈心,疏导情绪。同时加强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困难儿童、留守儿童帮扶慰问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全村讲文明礼貌,团结和睦、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风气日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特约记者 令望海 文/图

永登县红城镇宁朔村——

庄浪河畔的“红市山城”唱响文明赞歌

这是庄浪河畔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和谐家园,这是“红市山城,善民福地”——-日前,永登县红城镇宁朔村跨入了全国文明村的先进行列,成为永登县乃至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宁朔村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统筹协调发展。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让传统农民转变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注重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呈现出了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建设美丽村庄,支部引领不断追求文明进步

走进宁朔,眼前映入的是一个美丽如画的村庄:一幢幢农舍整齐排列,院前屋后干净整洁,宽阔的村道通向家家户户,绿化树点缀两边;文体广场、农村电影院、图书室、棋牌室、篮球场、村民大舞台、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应俱全,一些高高的古建筑亭台沉淀了村史文明;文体广场上人头攒动,充分展示着新时代农民自信、自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宁朔村是镇政府驻地村,位于庄浪河东岸,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848户2561人,人均耕地0.5亩。农作物以陆地蔬菜、玫瑰、小麦为主。


“2017年宁朔村被甘肃省命名为省级文明村,红市山城,善民福地,红市花灯是宁朔村特有的。”宁朔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勋自豪地晒出这样一张成绩单:宁朔村费天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次,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一次。2019年红市花灯、千层月饼荣登央视节目。现有综合市场1个,商贸街一条,个体工商户达300余家。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65元。

据介绍,为不断推进文明村建设,该村成立了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宁朔村文明村创建工作方案》。投资30万元,对宁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巩固、提升,按照“村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建设目标,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注重效果的原则,逐年按规划实施,确保整体推进。

工作中,该村注重发挥村两委、协会组织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作用,使之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观看电教片、借鉴先进村的成功经验等形式,在干部中灌输创先争优思想,树立争创一流意识,不断提高抓好文明村建设的自觉性。

打造和谐家园,持续强化思想、丰富文化

宁朔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以积分制方式在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引导妇女带动广大群众通过自发参加人居环境治理“赚”积分,“兑”出城乡环境新面貌;投资10万元建成文化长廊10米、文化墙300平方米,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村始终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广大村民自觉维护村庄生态文明。”张爱勋介绍,该村在加强班子学习、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始终把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明村建设的重要工作。通过张贴标语、宣传教育,引导村民自觉遵纪守法,崇尚文明、爱护家园。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活动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道德素质。在强化移风易俗方面,着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和遵纪守法的教育,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约束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新风尚,促进创建村文明品位的提升。


据介绍,以宁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以文化长廊为依托、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系列评创活动,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广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邻居”等星级创评活动,增强农户创先争优的热情。2015年以来共评选五星级农户34户。开展“孝老爱亲好媳妇”等优秀个人和家庭评选活动,让文明新风进家庭、让科学技术进家庭、让法律知识进家庭、让幸福富裕进家庭,学现代知识、讲传统美德、做新型农民,进一步把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文明新村活动具体化、生动化、群众化。目前,宁朔村已涌现出科技示范户 5户,致富带头人11人。

宁朔村有舞蹈队3支,队员100余人。在节假日、农闲季节,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广大群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情,提升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质量。在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中,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争优秀,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模范带动群众参与。

推进共享发展,走出一条环境育人新路子

宁朔村始终把改善环境作为文明村建设的突破口,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走出一条环境育人的新路子。


据了解,2017年以来,宁朔村完成卫生户厕改造114座,使农村居民千百年来的传统如厕习惯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厕所革命取得历史性突破。该村特别注重家园建设,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扎实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先后拆除残垣断壁、危旧房屋300平方米,清运土方、垃圾点1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10余处,整治“大棚房”问题1个,查处违法用地1处,涉及用地面积36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制作红城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乡风文明、中国梦等内容的文化墙300余平米,微信转发约800多条。建成宁朔法治长廊1个,充实完善文体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室内LED电子显示屏1个,室外电子显示屏2个,启动农村电影院1个,建成红城特有文化长廊1个,红市花灯展厅1个,红城历史文化展厅1个,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各1个。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红领巾小广播志愿者,巾帼英雄志愿者、文艺演出小分队志愿者、敬老孝亲、卫生保洁、五老等志愿服务队伍。

“我们一定能够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把宁朔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张爱勋表示,以“全国文明村”荣誉为动力,今后,将在宁朔村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文明村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

文化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新农村、整治环境卫生,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家庭评选等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作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以文化乐民文化惠民为重点,切实将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文山村注重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着力破除“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了道德讲堂,开展“五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创评,“兰州好人”推荐,“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文山村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文化广场6座,总面积达到6500平米,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娱乐、健身需求,吸引优秀农民人才成立了健身舞协会和社火协会,依托“我们的节日”、“三下乡”、“结对子、种文化”等,广泛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社火汇演、健身娱乐、政策宣传、法律知识宣传等展演活动,极大地丰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山村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与体育服务“五大服务平台”,组建文山村文明实践环境整治、党员先锋、爱心联盟、移风易俗、公益服务等5支志愿服务小队,运用“讲、评、帮、乐、庆”5种文明实践途径,累计开展了环境整治、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800余人次。

文山村还推行3+1+N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模式,建立了村有专职清扫员、社有清运员、巷有监督员3支队伍,各社义务监督员督促村民遵守义务,落实责任。同时,全面推行“党员家庭户联动带四邻”的1+N门前三包网格体系,每季度召开代表会议进行通报,年底将年度考核结果与五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最美家庭评比相结合,,引导村民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