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未知 2019-07-23 19:18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前几日,唯品会宣布,公司与杉杉商业有限公司(后称“杉杉”)在上海签署收购协议,以29亿人民币现金收购杉杉100%股份。唯品会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唯品会将布局线下奥特莱斯业务,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特卖模式,实现一体化全渠道特卖零售。
曾经的电商老三——唯品会,终于开始大举进军线下。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其实,在开设线下特卖店之前,唯品会在线下早已做过许多尝试。布局生鲜店品骏生活、“不时尚未来馆”的线下店以及联合各个品牌,覆盖范围囊括家居、生鲜、服饰鞋包等三大领域。本次收购的杉杉集团全面奥特莱斯业务,也意味着唯品会下定决心,从线下特卖场作出突破。
唯品会与线上对手的竞争已足够激烈,来到陌生的线下市场,无疑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生存压力。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喜:连续盈利的春天
曾经的唯品会之所以能和阿里、京东并称三大巨头,成为电商行业的佼佼者,正如他的广告语所说,“这是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
2008年,占据电商行业半壁江山的阿里、京东,早已在领域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其他垂直电商跃跃欲试,想要在广阔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正在这时,唯品会在广州成立,举着特卖电商的牌匾,正式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得益于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快速增长,各大电商赚得盆丰钵满。其中,一直以“正品、低价”为品牌路线的唯品会,在成立后的三年里,其爆炸式增长,让人瞠目结舌:
2009年营收280.48万、2010年营收3258.2万、2011年营收2.27亿美元,年下符合增长为800%。
恐怕连唯品会的创始人沈亚和洪晓波都没有料想到,在高手林立的电商市场中,唯品会能够在短短三年就赴美上市。
这种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至今,2019年五月,唯品会发布的未经审核的19年Q1的财经报道透露:Q1净营收达213亿元人民币(约合32亿美元),同比增长7.3%。这是自2012年上市之后,唯品会第26个季度实现连续利益增长。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强大的盈利能力与其用户量和成交量息息相关。在电商崛起之初,唯品会凭便借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的“折扣、特卖战略”吸引了大量粉丝,以至于后来人们一说起“零售折扣电商”便想到唯品会。
正如外界所评价的,唯品会的成功缘由不外乎于“在合适的市场时机,用合适的模式,做了合适的事情”。折扣零售市场的巨大需求、契合“她经济”的标签选择、独具一别的限时特卖运营模式,在三大市场条件的助推下,唯品会实现了持续盈利。
然而,持续盈利并不代表其业绩良好。大喜之后,则是伴随着是指剧烈下跌的悲剧。
悲:大环境下的暗淡
随着电商平台的激烈竞争,唯品会独特的优势早已不再。
2016年下半年开始,唯品会出现了增长停滞期,当时唯品会的用户增长数出现了停止。
还好,2017年腾讯和京东联合注资8.63亿美元投资唯品会暂时化解了这一危机。交易完成后,两者分别持有唯品会7%和5.5%的股份。几个月后,腾讯在微信钱包一级入口主界面接入唯品会,京东在App首页上线唯品会入口。唯品会在获得这两大巨头流量入口后,活跃用户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这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的“大喜大悲”,电商的路在何方?
唯品会赖以生存的特卖模式、买手团队和物流体系,在京东和阿里两大巨头夹击下,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
用户的流失不仅来源于国内电商巨头的掠夺,也来源于海外代购的影响。一方面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国内电商巨头的挤压,唯品会夹在三者之间寸步难行。另一方面是海外代购的迅速崛起,吸引着女性用户的关注。
截至发稿时,唯品会市值为49.91亿美元,离巅峰时期差距甚远。短短几年,市值下跌近100亿美元,这样的下跌速度是致命的。因为对比阿里4000多亿美元左右的市值,京东400多亿美元的市值,拼多多200多亿美元的市值,唯品会似乎差距越来越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