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寿命,很少能超过三百年

未知 2019-05-30 09:02
古代王朝寿命,很少能超过三百年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基本上没有超过300年的(汉朝似乎超过了300年,但其实应该算两个朝代)。这说明,封建王朝的寿命有一个定数,并不能像当初王朝设计者秦始皇想象的那样,可以“一世二世乃至万世”。

既然秦始皇设计的这种王朝制度,本身是有短板的,不能确保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那么,后世的皇帝为什么不对这一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创造出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让王朝能够打破宿命,延续时间长一点呢?

(秦始皇剧照)

一、改变制度会让制度设计者受伤害。

秦始皇当年在设计这个“皇权政治”的时候,是废弃了周朝以来的分封制而建立起来的。分封制确实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很容易造成中央对地方上的约束能力减弱。正因为此,秦始皇才设置了具有强大中央集权的皇权政治。

但是皇权政权的存在,却又很容易让整个王朝社会无法延续长久。根本的原因,是皇权政治很容易造成皇帝能力的弱化和精神的怠惰。又因为皇帝的权力在皇权政治中一枝独大,因此,当皇帝能力变弱,精神状态怠惰以后,同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变得非常弱。这种情况,和分封制的结果,竟然惊人的一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如分封制。我们看看周朝,分封制虽然造成了后来的乱世,但整个周朝延续了800年。而在皇权政治下,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延续300年。同时,皇权政治减弱后造成的国家分裂,丝毫不比分封制造成的分裂小。汉朝后的三国乱世,晋朝小统一后的五胡乱华及南北朝,唐朝之后的五代乱世等等。给国人带来的伤害,丝毫不比分封制带来的伤害小。

皇权政治要想改变这个悲剧的结局,唯一的办法,是取消皇权制,改为轮流执政,或者把选择执政者的权力交给老百姓。但是,从古至今,有哪个皇帝愿意把权力交出去呢?因为把权力交出去,便意味着自己将失去那些能给他带来无边享受无边威风的东西,谁愿意这么干?

(五胡乱华)

二、农耕经济决定了皇权政治的必然性。

我们说皇帝本人不愿意把权力交出去,这是一种主观意愿,但其实,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因为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那时候的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又没有奴隶社会里那样,把战俘和犯罪的人强迫在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井田制。因此,农业经济的产出量是不高的。因为产出量不高,这就要求国家必须要把老百姓强行限制在土地上生产。可又不能像奴隶社会那样,拴着脚镣手铐生产,因此,就从反面来打击工商业,让工商业无法发展起来。

当然了,封建社会的工商业发展不起来,也不完全是因为统治者的打击,还有本身农业基础薄弱的原因。试想,农产品本身就不够丰富,工商业怎么发展得起来呢?只有农产品非常丰富,比如,粮食足够吃了,人们才不会把全部的土地都用来种庄稼,还可以种别的。只要能种别的,就能带动加工业。有了加工业,自然才能促进商业。

农业如此重要,因此,集权对国家才非常重要。因为有集权,才能保证版图不会分裂,才会保证国内的稳定,以及农民能够安分守己地在土地上生产粮食,才能保证在周边民族入侵的时候,能战而胜之,确保和平与文明,

所以说,皇权政治其实是当时的必然选择。

(刘盈剧照)

三、祖宗崇拜的传统决定古代中国不会随便改制度。

有人会说,同样是封建社会,为何在西方国家,一个国家能够保持几百年上千年,为何中国就不能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不会随便改变国家的政治体制。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宗教,中国一直是祖先崇拜的国家。这种祖先崇拜,就是祖先的一切制度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祖先制定的规则,是必须要坚决执行的。谁要是改变了这种规则,必然会遭到大家的反对。

别的不说,就拿一个“嫡长子制”来看就明白了。很多所谓的嫡长子,明明能力很弱,乃至是个白痴(比如刘盈、司马衷等人),但是皇帝如果想改变,都会遭到那么多大臣的反对。有些大臣,就算是被杀头,被灭九族,他们依然要坚决反对。可见祖先崇拜的思想,有多么的根深蒂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