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从古至今竹篮都是可以打水的

未知 2020-10-09 10:48
原来从古至今竹篮都是可以打水的






在记录清代人民生活日常的《姑苏繁华图》中,竹编织物随处可见,街上的竹器店竹墙、竹窗帘、竹斗笠、竹篮应有尽有。


清 徐杨 《姑苏繁华图》中的“精工竹器”

竹器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生活之中,如此普通以至于我们从没意识到,这些日用品竟然能跟艺术品挂上钩。

如今我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因为竹编器具因为有缝隙天然不具备储水功能,但在新石器时代黏土成器出现之前,人们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为骨架,在篮筐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这也即是最早的陶器。

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陶器,出于对竹藤的几何图形的喜爱,他们在陶坯半干状态下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这也是长江中游地区陶器装饰纹样的特点。


陶器上的编织纹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竹编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编织越来越精巧,编织方法多达百种,更有甚者还掌握了编织文字、立体编织和混色编织的技艺。


丰富的编织花纹

从浙江余姚姆渡遗址发掘来看,早在7000多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早期就有了竹编席子技术,且用到的编织方法到今天仍然适用。


浙江余姚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竹编席子

不仅是这张7000年前的席子,后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许多竹笥(sì,用以盛放衣物书籍等的竹制盛器)、竹扇等竹器实物都与现在使用的器物编法几乎一样。


马王堆汉墓 “熬兔笥”竹笥 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出土长柄大竹扇 湖南省博物馆

竹编大致可分为粗编工艺和细编工艺,我们比较常见日用品大多用到的是粗编工艺,今天宝哥哥重点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另一类竹篾(miè)细如发丝的精编工艺。


粗编织竹篾


细编织竹篾

细编织的竹篾是竹子经过刮青、选料、抽丝、染色等十余道精巧工艺,被加工成粗细不同,轻薄柔软、色泽光亮的竹丝。

编织时根据用料的不同,粗细各异,最细者能在3厘米的长度内编进150根篾丝,其精细可见一斑。

作为精细竹编的典型——东阳竹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中国立体竹编的代表。



东阳竹编是产自浙江东阳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东阳自古以来就有“竹编之乡”的美誉,据记载,东阳有十八种竹类,丰富的竹资源为东阳竹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发展至今,东阳竹编工艺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宋代,东阳竹编以制作元宵灯彩而著名;在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康熙时期东阳竹编成为进奉皇家的贡品,及至乾隆时期东阳竹编名声大噪,诞生了集竹编工艺于大成的”倦勤斋”。




倦勤斋内景(大片通景画功能类似今天的壁纸)

100多平米的倦勤斋,犹如一个庞大的竹工艺博物馆,它也是故宫内建筑级别最高,最为豪华的场所之一。

和其他豪华建筑类似,倦勤斋大量采用了木雕、玉雕、双面绣、苏绣、云锦、造纸和镶嵌等工艺,所有的门扇均为紫檀木雕刻而成。

但与其他建筑物又有所不同,倦勤斋还原的是乾隆心目中的江南,因此,它最大的亮点在于不光有竹丝镶嵌、雕刻的床和书架,室内软装及木质装饰品全都采用竹工艺。


《上新了,故宫》剧照

进入现代,竹制品不是只有生活用品,也不再是皇家专享,它们开始以更艺术的形式出现,有动物造型,也有中国传统绘画……

宝哥哥的老朋友应该知道,在我们的宝库匠心馆里,有一组竹编的四大美人像,一直是馆内的“明星展品”。



虽然来拍照的朋友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竹编技艺有多精致。

在搭好骨架之后,美人通身采用篾丝编织,脸和手等露出来的部分每厘米约38根细竹丝编织,头发不用任何辅助胶水等工具,直接将竹篾插入到竹编器物所需的部位,精心梳理成妆,利用竹篾的柔韧性,通过弯曲来产生立体的效果,为了做出头发的厚度要反复穿插数十层竹篾。

四大美人像的整体编织以立体编织为主,结合平面编织技艺,体现了江南文化柔和精致的审美风尚。


宝库匠心馆竹编四大美人像

除了竹编艺术品外,东阳竹编的传统生活器具也做得越来越精细,过去一只小竹篮由将近1厘米宽的篾片编织而成,但现在编织同样的器物,1厘米宽的篾片已剖成50余根细如发丝的篾丝,还融入了翻簧和竹丝镶嵌工艺,篮身呈现七八种不同的图案。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如今竹编日用品的密实程度也从过去的“竹篮打水一场空”进化为“滴水不漏”,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竹制品能够耐干燥,不变形,不虫蛀,耐水可清洗,这要放在新石器时代,有了不用糊泥巴也能打水的竹篮,估计陶器的发展还要往后再推好多年。

中国人自古有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哲学,东阳的竹编手艺人将这种人生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手握篾刀推竹片,片竹成丝,编竹成器,用柔韧之美,劲节之持,诠释竹风雅韵。


宝库匠心馆竹编香炉鼎

如今,我们生活中用到竹背篓,竹篮的场合越来越少,竹编是不是还能以更新颖地形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欢迎大家到宝库匠心馆来寻找答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