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技术与科学应用研讨会

未知 2019-10-06 11:02
气体同位技术与科学应用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气体同位素技术与地球科学应用研讨会近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相关实验室和仪器公司20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气体同位素技术及其在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探讨气体同位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主办,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等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王铁冠出席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赖远明致辞。

气体同位素技术在解决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演化规律和迁移机制等基础科学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讨会以“气体同位素技术与地球科学的发展”为主题,主要包括地球科学前沿报告、大会学术报告、专题分会场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等内容。在大会学术报告环节,中科院院士戴金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卢征天、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嘉夫等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以“烷烃气碳同位素类型及其关联性”“放射性氪同位素定年与示踪”等为题作报告。在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将围绕气体同位素技术在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学、冰冻圈科学、农业科学,以及同位素分析技术等16个专题中的最新进展开展跨学科的学术交流。

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已能为国家提供充足原油,但国内炼油技术却不过关。“这就像有了好大米,却还吃不上白米饭。”陈俊武牵头突破炼油工业关键技术——流化催化裂化工艺,设计出国内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助力中国炼油技术跨越20年,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白米饭”。

20世纪80年代,我国60年代开发的大小油田产量递减、质量下降,消化渣油,扩大原料来源是炼油工业的一条出路。陈俊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助力我国炼油工业实现“由只能吃精粮到也吃粗粮”的转变。

 

“看到国家兴旺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的心声,“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献身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