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几次福建移民潮,为何都选择“下南洋”?

未知 2020-11-04 13:27
历史上的几次福建移民潮,为何都选择“下南洋”?




无论时间多么贪婪地吞噬一切,我们都应该在还能呼吸的时候尽最大努力来赢得声誉,这样时间的镰刀就不会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

南洋这个词,总是透着一种蒸汽波的梦幻之感,那里有碧海蓝天,珍珠岛屿,飘香的榴莲和婆娑的椰林,当然还有着浓郁的华侨文化。

过去,对于华人来说,南洋更像是一片古老而绮丽的淘金热土,它历史发展的背后蒸腾着辛辣热血的淘金梦,也饱含了无数人富贵险中求的奋斗和冒险。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曾有过几次大规模的"下南洋"移民浪潮,一代代爱拼敢赢的福建居民坐着舟楫行船,展开了一场场浩浩荡荡的"下南洋"行动。

大批移民在那里工作定居,落脚扎根,最终塑造出了东南亚独特的华人文化——高大整饬的骑楼,神圣肃穆的妈祖庙、关帝庙,街边小食店里的肉骨茶、云吞面,飞檐翘角的福建同乡会馆,还有随处可见的操着闽南话的生意人……

时至今日,福建华侨对南洋的影响依旧清晰可见。

一、福建人为什么要下南洋?富贵险中求,爱拼才会赢

南洋广义上来说就是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地。

据统计,福建约有近1600万华人华侨,其中有超过1200万人生活在东南亚。对此有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福建人选择背井离乡,远赴南洋闯荡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谋生。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那里河流短促,平原稀缺,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剩下能耕种的土地又都是不适宜种植庄稼的红壤、赤红壤。

这就导致自古以来,福建地区农业发展不利,经济落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福建当地非常贫穷破落,不少人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如此一来,当地人不得不另寻出路——谋生计、四处打拼,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以及家族的命运。

幸而上帝给福建人开了另一扇窗,狭长曲折的海岸线使得福建海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于是有很多人在本土发展不利的情况下,选择背起行囊,下南洋寻找出路。

除谋生之外,福建人下南洋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躲避战乱。历史上,每到中国社会朝代更替的时候,就会出现频繁的战乱,百姓弃地而逃,成了流民。

在无家可归之时,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南洋成为了福建移民的避难所和迁居地。尤其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福建的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战争和贫穷迫使着他们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地区求发展。

二、福建移民潮的目的地,为什么会选择在"南洋"这一区域?

可以说,南洋对福建人来说是一个谋求生存的宝地。可是能谋生的地方很多,为什么福建人偏偏选择了南洋?南洋究竟有着怎样的风采和诱惑,能吸引一批批福建移民乐此不疲前往那里?这与南洋的地理、人文和政府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福建和南洋距离较近,具有地理上毗邻的优势。

古时候,没有发达的航海技术,想漂洋过海去别处地方谋生,本身就是一件存在很大风险的事情,许多人殒命在半路上。

所以如果选择一个距离较近的地方,就能很快抵达目的地,路途中的风险较少,相应的花费也相对偏低。因而与遥远的拉美、欧洲地区相比,福建人更愿意前往南洋,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南洋成为了福建人移民的首选。

此外,南洋地区适宜生存,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温暖湿润的气候,还有碧海蓝天的美景。

福建当地恰好和南洋的气候、饮食较为相近,也有着相似的环境和风土人情——同属海洋文明,百姓多以出海捕鱼、经商为生,所以福建人去南洋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或者充满文化隔膜,反而能很快地融入当地。

其次,促使福建人选择南洋还因为,当时南洋恰好需要大量劳动力。

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开发建设不断展开——修建公路、开采矿藏、创办工厂、垦荒土地、开辟种植园,种种工程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南洋的就业机会非常多,来这里打工,轻易就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

为了吸引华工的到来,西方殖民者还推出了许多颇具诱惑力的福利政策。比如在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执政国王曾颁布过一个公告,华人来此就业,政府会提供免费土地给他们耕种;

还会给他们安排临时住所,同时免费赠送一年大米和食盐;另外还有专门的警察局帮华人维护治安;只要华人愿意,就能够安全有保障地在砂拉越工作生活。

这样的移民政策,对于那些饥寒交迫,丧失土地的福建人来说,具有很大诱惑,所以就在此时,一批又一批福建人拖家带口地迁居到了南洋。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南洋有浓郁的华侨文化作为基础,下南洋,老乡见老乡,后来者能得到很好的依傍。

由于福建人在近代以前就有过多次下南洋的移民浪潮,福建人团结、敢拼,很快在南洋站稳脚跟,许多人在当地娶妻生子、做生意,久而久之,有了财富积累。而后这些发达的闽商会在南洋各地,捐资修建妈祖庙、关帝庙和同乡会馆,使当地的福建人能借此联结到一起。

在南洋地区,华侨所建的寺庙不仅具有宗教功能,还有许多社会服务功能,比如处理华侨移民之间的矛盾,给同乡移民带去各种社会福利等等。后来南洋还出现了许多具有政治色彩的华人社团,他们能够保护华人的权益,使后去的移民得到同乡的保护、帮助并获得归属感。

此外,那些在南洋站稳脚跟的福建华侨们,他们本身很享受东南亚殖民国家的教育、卫生、娱乐和文化氛围,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家族亲人、同乡能来这里,一起谋求发展。

于是在他们每次给家里写信或者回乡探亲时,就会就会不断向亲朋好友们宣传、介绍南洋的社会生活,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福建人前往南洋扎根。

三、福建人对南洋的影响,如山高,似海深

福建人下南洋历史悠久,这种移民文化,无论是对福建人还是对南洋来说,都是一种互利互惠,彼此成就的关系。

下南洋的华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为南洋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劳。他们成为南洋地区经济开发的主力军,通过勤奋和努力,改变了南洋落后的经济状况,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许多华人在侨居国做生意,开商铺,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当地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和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这些人因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也很被当地政府认可倚重,泰国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可能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

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普通的华人从事手工业和农林牧渔业,他们当鞋匠、金匠、锁匠、画家、烤面包师、铁路工人、木工、瓦匠、餐馆服务人员……各行各业,均有涉猎,这使得华人在当地的社会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组成作用。

华人移民的不断到来,使得南洋的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和文化也愈发繁荣,除餐馆、酒店、理发店外,卖服装、布匹、五金、药材和日用杂货的店铺多起来,邮局、书店、洋货店、茶楼、餐馆也纷纷涌现,这样繁荣多元的社会图景,华人功不可没。

海峡殖民地总督弗兰克·瑞天咸就曾说过,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作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对于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

与此同时,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泰国前总理他信是华裔出身;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的丈夫是华人;泰国议会上,有三分之二的议员是华裔;马来西亚,华人从政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而在菲律宾,十大富豪里有七大是华人,他们赚了钱会大量地回馈当地社会——建学校、医院和民间文化组织等等。

 

时至今日,福建人下南洋奋斗的故事已经成为了过去,但他们的血脉与汗水已经融入于南洋的历史和发展之中。过去福建人奋斗的心酸和荣光已经沉淀在时光之中,但他们充满离别、悲情、奋斗和打拼的故事却依然不断地被人们翻阅、回溯。

华人特色已经变成一组无法磨灭的印痕,充斥在南洋的每一个角落,那里有写满汉字的店铺招牌,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娘惹菜、肉骨茶、妈祖庙,这些随处可见的小景无一不展示着南洋独特的华侨风情。

至于那些站在店铺门前,说着客家话或者闽南语的商铺老板们,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着整个家族大海一般广阔而波澜的南洋奋斗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