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房地产市场怎么走?

未知 2020-02-24 16:22
疫情之后,房地产市场怎么走?


  随着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将如何影响居民住房需求,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危就是机,我们期待政策、产品、营销三大升级,希望疫情给行业带来更深刻、也更积极的变化。

  一、疫情爆发初期和快速发展期,会造成需求被暂时抑制

  新冠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跌。根据监测,春节期间88个重点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相比2018年春节假期减少63%,部分三四线城市零成交。

  住房需求短期被抑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关闭售楼处和居民居家防疫,导致实地看房无法进行,居民难以做出购房决策。第二,购房预期受到较大影响,观望情绪浓。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的预期降低;防灾预期增强,短期内购房等大项支出和借贷的意愿降低;对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的预期不明朗,都能导致严重的市场观望情绪。

  2002年12月SARS疫情爆发后,住房需求在短期内被抑制,随着疫情逐步消除,需求重新释放。疫情期间住房成交和按揭批贷数降至近年最低点;随着疫情在2003年6月结束,住房成交和按揭批贷数重回上升通道。

  二、随着防控工作持续进行,长时间居家隔离,使大家对居住体验的感受更深,将激发居民改善居住品质的欲望,引致7类新型购房需求

  第一,部分租赁需求转为购房需求。租户在疫情中的生活和工作受到较大影响,疫情后将倾向于购买自有住房。一是部分小区拒绝外地租户返回;二是合租的交叉感染风险较大,租户先后返回导致隔离观察时间延长。链家2019年样本城市数据表明,租房的青年人中合租占比达78.2%。

  第二,购买和持有第二居所意愿提升。第一居所主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多位于繁华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第二居所主要满足居民度假、休闲、养生等高品质生活需要,多位于城镇郊区或风景名胜区附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密度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隔离,凸显了二居所不仅居住品质更好、还可满足特殊情况下居家隔离需求的优势。

  第三,以大户型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2014至2019年,全国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套均面积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居民不断追求居住空间尺度增加。疫情期间,这一需求进一步被激发。一是全家人连续多日共处,房屋面积小造成的活动空间不足、个人隐私无法保证等弊端非常凸显;二是户型太小则难以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住房面积对居家卫生的重要性凸显。

  第四,对住房产品升级的需求更明确。不仅仅是面积,长时间居家隔离让居民深刻体会到房屋户型、朝向等因素对通风、日照等居住体验的重要影响。疫情中,所有专家都在强调“每日按时通风”,长期居家,室内采光也尤其重要。

  理想的住房,户型方正、动静分离;通透上,南北通透最佳,开窗后空气对流;采光上,全明格局、客厅卧室朝南最为理想;观景功能上,客厅卧室带有阳台、飘窗或落地窗是重要加分项。

  当前,我国具备上述理想功能的住房占比低。根据2015年人口小普查,城镇住房中成套率仅为85%,约20%为条件较差的平房,约40%在1998年房改以前修建。

  第五,洋房、别墅等低密度产品将受关注。疫情会改变居民对住宅类型的偏好,2003年SARS过后,通透性能好、密度较低的板楼更畅销。当前的商品房市场上板楼已经不再稀缺,开发商开始打造各类高品质低密住宅,出现了更多的小高层、花园洋房,别墅也进一步细分出叠拼、双拼、联排和独栋等多类产品。疫情过后,部分需求将由高层转向小高层、花园洋房和各类别墅,低密住宅产品溢价显现。

  第六,高品质物业服务的楼盘需求提升。社区防疫工作中,部分缺乏物业支持的老旧小区,仅能进行基本的出入管控和防疫宣传工作。品牌房企的小区,拥有专业物管团队和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除了各种社区防疫举措,还向业主居家隔离提供丰富的物资支持和生活保障服务。经此一“疫”,不同物业的服务水平差距凸显,居民将意识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不仅关系平日居住体验,在非常时期还和业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标签